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京致仕,朝廷震动-第2/4页





    老太监面上带着一抹笑意:“就是他已经见不到他那两个跟班了。”

    两个跟班自然是指的邓洵武和高勋,至于见不到他们了……自然不是指老太监派人悄悄把他们做掉了,而是指这两人都被支开了。

    李乾看着他这副模样,突然叹了口气:“大伴,朕记得你的老家就是在冀州吧?”

    老太监一怔,神色有些复杂:“是,陛下。”

    李乾将他的神情都收入眼中,不由也叹了口气。

    自从东北边关遭金兵攻破的消息传来后,老太监的情绪就一直有些不对,而且对这件事也表现出了超出正常的关心。

    李乾自然不会忽视这种身边人的动态,后来他了解到老太监的籍贯时,就一下子明白了。

    原来他的老家就在冀州,而且还是在冀州比较靠北的位置,如今金虏攻破延平镇,想必他老家如今也已经陷落在金兵的铁蹄之下了……

    “陛下……”

    老太监的面色有些尴尬,甚至隐隐带着几分惶恐:“奴婢这阵子有些不知轻重了……”

    “唉~这不怪你。”

    李乾叹了口气,从座位上站起身:“反倒是朕对你们家乡的父老非常歉疚。”

    “此事皆因蔡京而起,如今要惩处他,朕只能另寻理由,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却不能将其明正典刑,还边军将士和冀州的百姓们一个公道。”

    在李乾心中,这一直是非常遗憾的一点。

    朝廷的官员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做下了这么大的祸事,李乾非但不能名正言顺地给他定罪,反倒要替他遮遮掩掩,还得帮他瞒着下面的将士和百姓……

    曾经的李乾最反感这种以上瞒下的行为,什么事不能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

    但现在的他却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那种人,这在李乾心中一直是个疙瘩,堵的他很难受。

    “陛下切莫将此事公布出来。”

    没想到老太监比李乾还急,说完后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悲声道:“陛下愿为冀州生民做主,实为他们之福。”

    “但若以此罪名将蔡京明正典刑,冀州就完了。”

    李乾望着他这副模样,也长长叹了口气:“你能明白就好,不要对朕心生怨怼……”

    老太监在宫里待了快一辈子,比李乾更清楚其中的利害。

    如果将此事公布出去,若让那些边军知道他们丢了那么多关隘、死了那么多同袍、这些日子的险死还生、狼狈奔逃的罪魁祸首居然是朝中高高在上的老大人,肯定会出大事。

    或许不至于调转枪头,杀回京城,但肯定会军心涣散,再无作战之心。

    朝廷在民间的名望恐怕也会一下子跌落尘埃、臭不可闻。

    这是蔡京犯下的错,但蔡京也是朝廷这个整体的一员,人们肯定会震惊于他的丧心病狂,但在震惊过后又会联想,蔡京做下了这种事,那与他同朝为官的其他人呢?

    朝中的那些大人们是不是都有这种见不得人的阴谋事?

    这种联想可能不是很多,但一定有!

    这件事暴露出去后,换来的就是朝廷名声和威望的崩塌……

    “奴婢怎敢怨怼陛下?”

    老太监将头紧贴在地上:“陛下能让蔡京这贼人众叛亲离、锥心痛骨,落得如此下场,奴婢就已万死难报圣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