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翰林日讲官,吴国战事-第4/4页





    一个都没有。

    几人在翰林院中走着,入目所见的景色都充斥着几份荒凉和破败的感觉。

    遇到的官员也大多都是些老迈之人,即使偶尔见到年轻官吏,也是神色匆匆而过,连上来打招呼的意思都没有。

    不多时,三人就跟着官吏来到了一处大堂前。

    “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状元厅!”

    小吏向上方指去,三人才注意到厅堂门上还悬着一块牌匾,上书遒劲有力的三个大字“状元厅”。

    “这里便是状元郎日后要待的地方了。”

    小吏替他们推开门,一股肉眼可见的灰尘扑面而来,呛得他咳嗽着连退两步。

    诸葛亮他们三人也是万分不解,这前几任的状元难道都没在这待吗?

    但被呛了一嘴灰的小丽也没心情再和他们解释了,示意诸葛亮留在这里后,便又领着王华和包拯两人去了别处。

    诸葛亮望着他们的背影看了片刻,这才轻手轻脚地踏入了这个状元厅。

    这个地方是翰林院的特色建筑,每一科状元进入翰林院后,不管官职大小都会在此地办公,一直到他们升官离开翰林院。

    但看着桌上和满地的灰尘,连书架上的书本都有被老鼠啃过的痕迹,由此便可知道这里已经许久无人光顾了。

    头一次来衙门的诸葛亮并没带什么书童,他打量了一眼这里的环境后,又默默退出了状元厅,去翰林苑的门房借了木桶、抹布等东西,打水了自己打扫起来。

    另外两人去的地方虽然稍稍有点人气,但也就比诸葛亮所在的状元厅强一点,而且周围与他们共事的还都是满身暮气的老人。

    大多数都是等着退休致仕的那种,还有几个异类即便过了退休的年龄,也依旧留在翰林院中,似乎要同这个暮气沉沉的衙门一同被埋葬。

    如今的翰林院就是这么的沉寂,这么的一眼就能望到头。

    难怪前面的三鼎甲甲早就跑光了,正是朝气蓬勃的状元、榜眼、探花,谁又肯甘心留在这种地方,陪着翰林院老去?

    对于接纳这三位三鼎甲,朝中的其他衙门,不管内朝外朝都特别热情,特别上心。

    在这三人刚刚入职的第二天就纷纷抛来了橄榄枝,只要愿意过去,就能平级调动甚至可以升一品。

    但三人都没答应。

    官员们也不怎么在意,往年也是一样的情况,但最长的坚持了多久?不过半年而已。

    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从前进入翰林院的三鼎甲只能在暗无天日中苦熬,但这次的却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