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翰林日讲官,吴国战事-第3/4页
难怪前面的三鼎甲甲早就跑光了,正是朝气蓬勃的状元、榜眼、探花,谁又肯甘心留在这种地方,陪着翰林院老去?
对于接纳这三位三鼎甲,朝中的其他衙门,不管内朝外朝都特别热情,特别上心。
在这三人刚刚入职的第二天就纷纷抛来了橄榄枝,只要愿意过去,就能平级调动甚至可以升一品。
但三人都没答应。
官员们也不怎么在意,往年也是一样的情况,但最长的坚持了多久?不过半年而已。
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从前进入翰林院的三鼎甲只能在暗无天日中苦熬,但这次的却不一样……
吕布一瞪眼,就想冲过去,但这时候他难得理智了一次,想到了后方的诸葛亮,只是记下了那些人的相貌。
“今日多亏了奉先,咱们还是快走吧!”
诸葛亮装成与他不认识的样子,稍稍扶正了衣冠就要离开,要不然再来个什么意外可就坏了。
吕布张了张嘴,有些惋惜的看了这些人一眼,还是不情不愿地挪动着脚步,跟着诸葛亮往外走。
前来拉人的家仆们当然不乐意,但当上去的几个人都被吕布轻而易举地推了好几个趔趄后,就没人敢再过去放肆了。
~~
风光的金殿传胪、御街夸官和有些狼狈的榜下捉婿都浓缩在这一天,以后这些进士们不管做到多大的官,恐怕都不会忘了这个日子。
第二日他们又来到了礼部,这次是参加恩荣宴。
恩荣宴又称琼林宴、闻喜宴,由礼部主办,许多朝廷的高官也会前来参加。
这也是进士们在诸多大老面前最后一次刷脸的机会。
以后他们就将以官场新丁的身份,来加入到朝廷这个大染缸了……
恩荣宴次日,便是考庶吉士的时候,但所谓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上午考的,下午名单就出了炉。
不出意外,选出来的六十个庶吉士都是殿试前七十名的进士。
这时候新科进士们开始进入朝廷的各个衙门观政了,而三鼎甲和传胪却可以直接踏入官场。
番茄
三鼎甲要去的地方自然是翰林院。
高大的玉石牌坊上落着一层厚厚的灰尘,阶前的缝隙中有几根顽强的杂草钻出来,挺立在风中。
很难想象,这就是曾经风光无比的翰林院。
今日诸葛亮他们前来入职,连个出来迎接的人都没有。
吏部随行的官吏对此也不意外,笑呵呵地领着他们三个进了门。
“三位莫要着急,这翰林院啊,突出的就是一个稳字!”
这人在前面一边引路,一边摇头晃脑的解释道:“诸位在这里熬着,三年又三年,只要不出什么大差错,早晚都能熬出头。”
“当然了,要是碰巧能赶上朝廷要编纂书目,编完后就能立马升品,这可是外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他说的虽然好听,但这是从前的翰林院。
这些年翰林院的光景早就不比那时了。
以前只要慢慢熬着,九年考满就能升一品,从六品的状元只要熬个二三十年就能当上侍郎。
而且一般还是尊贵的礼部侍郎。
但现在不行,看看从前的状元有哪个还留在翰林院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