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军压境!会试的内幕!-第4/6页





    李乾点点头,好奇地问道:“那后来如何?”

    颜真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我哥信上只说了这个。”

    李乾沉默了片刻,又问道:“他来京城后,蔡京寻人找过他吗?”

    “应该有吧?”

    郑冠在一旁有些迟疑:“蔡京最喜欢找人接触咱们这些举人,不过却没听人说过,包拯出现在蔡府附近。”

    “他也是这两天才入的京,好像一直住在会馆里吧?”

    李乾点点头:“不管如何,咱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郑冠也乐呵呵地道:“希望他别去蔡京那,不要上了那老东西的贼船。”

    “嗯?”

    李乾愣了片刻,又问道:“郑兄,你这阵子怎么不担心考不过会试了?”

    不仅如此,还希望着包拯也别接受蔡京的招揽。

    郑冠嘿嘿一笑,对李乾道:“我之前又找人仔细打听了一遍会试的阅卷,这才知道其中有很多门道。”

    “其实主考、副考官决定的,只是考生的名次,而决定考生能不能被取中的,还是各房的房师。会试中向来有一句话,‘去取在同考,参定高下在主考’。”

    “各房的同考官荐上的卷子,才有机会被主考选中,而同考官没荐上去的卷子,就只能被黜落了。”

    他笑着道:“所以,只要我的卷子被同考官荐上去,他们就得让我中,至于名次什么的,我也不在乎了。”

    李乾也是一怔,他也知道这件事儿。

    只是李乾了解的东西却和郑冠不太一样。

    四书五经中,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会试中,考生交卷之后,数量众多的考卷会先被根据所治的经分为五类。

    但这五类考卷肯定不可能只交给主考和副考官看,那太多了,要看到猴年马月才行。

    为此,便设置了许多同考官,又称为房考官。

    大乾的房考官数量基本在二十个以上,超出三十个更是家常便饭。

    其中诗经和易经最火,差不多每次都能分七八个、**个房,稍次一点的则是书经,学的人数最少的则是春秋与礼经。

    每个房里还分着三个阅卷官,帮忙打下手。

    同考官在自己的房中阅卷时,要挑出那些好的,然后去到堂中,推荐给主考官、副考官,由这两位核实之后,再决定考生的去留。

    按照章程,一个房可出三十份卷子,其中二十份正卷,十份副卷。

    这也是所谓“去取在同考,参定高下在主考”的由来。

    从郑冠嘴里听到的版本,就像是只要同考官推荐上去的卷子,就不会黜落,就高枕无忧了。

    可据李乾所知,事实并非如此。

    主考和副主考的权力其实非常大!

    副主考若是中意某张卷子,便会以墨笔在卷子上写下一个“取”字。

    而主考若中意某张卷子,则会以墨笔在其上写下一个“中”字。

    只有当一张卷子上同时有“取”和“中”的时候,这张卷子才算合格,他主人的名字才会出现在杏榜上。

    看看,主考和副考官只要有一人不认可,那这人就不会中试!

    而且,这会试名额的分配更是还牵扯到一些别的利益分配,其中的肮脏远不止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