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收获禁军军心,陛下真乃千古仁君-第5/7页





    最后这段话也非常重要,这是再次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告诉这些士兵,你们不是侵略者,而是去征讨逆贼,是去帮吴地百姓挣脱暴君统治的解放者。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就是能极大增强禁军们的战斗意志。

    第二就是能让他们在征讨吴国的过程中尽量少造一些杀戮,这年代兵和匪之间的差距其实不是很大的,就算他们是朝廷养的禁军,其实也好不了太多。

    对老弱妇孺等无反抗能力的人的屠杀、暴行,很容易让军队渐渐堕落,失去人性,进而变成一支“兽军”。

    这样的军队早晚会反噬他们的主人。

    再者,李乾也不希望给吴地百姓留下朝廷很坏的印象,这样的恶果早晚会应到他这个皇帝身上。

    李乾走向祭台中间,陈列起来的香案,其上还放着三间寒气森森的兵器,分别为弓、刀、枪。

    誓师还剩最后一项,天子发放兵器给出征统帅,象征将军兵大权交给他们。

    当然,若是天子亲征,就不会有这一环节。

    到台上来接礼的将领还是初次朝议商量出来的那三个人,赵匡义、尉迟恭、杨林。

    这三人身着坚铠,皆是一副郑重肃穆的样子,缓缓走到李乾前方。

    李乾扫视了他们一眼,不知这些武将们之间又达成了什么约定。

    禁军一共十二卫,派出十卫留下两卫,武将们根本就没在朝会上商量,直接内部就决定了,想必这其中的龌龊也不少。

    他先把香案上的长弓递出去,赵匡义单膝跪地接下,随后尉迟恭、杨林也接下了李乾手中的刀和长枪。

    至此,誓师的主要流程结束,李乾就不需要再做什么了。

    剩下的便是将祭祀的六畜做熟,让众多将士们分食。

    然而这祭台上的六畜只有马、牛、羊、鸡、犬、豕各一只,如何够这么多禁军吃的?

    祭坛香案上的这些,不过只是象征性的东西罢了,真正给军士们做的大锅饭,其实还在营帐后面,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有军士过来抬走祭坛上的六畜,李乾也走下祭坛,迎面而来的还是一众文武大臣。

    “陛下真乃千古仁君!”

    和珅的马屁迎面而来:“若吴国百姓知道陛下的苦心,定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万世歌颂陛下功德!”

    一众文臣亦跟在后面,笑着附和。

    “圣恩如雨露,陛下恩典福泽天下。”

    “陛下以仁道行天下,吴地百姓沐王化感之,陛下圣明……”

    无论之前一众文臣的想法如何,但李乾最后说的那些话确实让他们很高兴,毕竟文臣们一直奉行的就是这套东西。

    而且这也能侧面表现出,皇帝陛下内在是个性格慈和的人。

    不管如何,一个性子温和的皇帝总要比一个暴戾的皇帝好得多。

    但武将们却不如他们这般高兴,只是象征性地拱手称赞了一下。

    其实不用李乾说,他们也不会让手下禁军太过分的。

    毕竟有句话叫得人心者得天下。

    虽然这句话不怎么准,但在多方势力相同的时候,人心这个东西就很重要了。

    再者说,他们可都是有野心,想把吴国当成封国的人,又怎么会使劲作践吴地的百姓呢?难道想得到一个千疮百孔的白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