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差点就跪了



        “你带这么多人来不会是想装死讹牧家的银子吧?”张县令质问道。

        吴越愣住了——我真的没这么想过啊。

        “圣旨到!”

        随着一声尖锐的唱调,就见几个穿着官服的人在两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护送下走了过来。

        “王家接旨,牧家也接旨?今天阳县是怎么了?”张县令也是疑惑了。

        说来惭愧,王家接旨的事情他本来想挤进去看的,结果没挤得进去,他区区一个县令在皇帝亲卫面前,那是一点面子都没有。

        但是牧家接旨他就在这,不用挤,跟着麦芽夫妻与传旨的人一同进去那是顺理成章,恰好能看上两眼圣旨是什么模样。

        麦芽没想到圣旨与自己会有关系,但是看卢振业来了,想必是水车的功劳有了封赏吧,和皇帝做生意就是好啊,瞧瞧后面马车拖着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应该珍贵吧?

        看过猪跑到底没吃过猪肉,接个旨意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什么沐浴更衣,还要焚香设坛什么的,不是一般的讲究。

        张县令自然要和钦差大臣与传旨的公公套近乎,原来王家是向皇上进献了红薯与土豆,并进献了红薯粉的做法。

        土豆张县令并没有听说过,但是红薯却知道的,阳县种植红薯的人家不少,多是在贫瘠的地里收一点口粮罢了,红薯是粗粮,先不说味道,就吃多了胀气,容易引起不雅的行为,所以难登大雅之堂,不是没东西吃,也少有吃红薯的。

        王家进献的红薯不但味道更好,产能也十分的可观,最重要的是做成红薯粉之后,吃了不胀气。

        土豆据说是个新东西,也好种植,吃了很饱肚子,这么一说,张县令突然想起自己在富贵酒楼吃过,味道很好的一道菜,没想到也能当饭吃。

        身为一个农业国,能有高产能的植物品种,尤其是粮食品种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任何一位帝王的统治好坏,老百姓能不能吃饱肚子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尤其是在京郊附近试种了之后,皇帝对红薯与土豆的产能与饱腹度都十分的满意,准备明年开春就全国推行。

        王修然这个举人中得十分及时啊,皇帝的赏赐除了真金白银以外,还封了七品翰林院编修,别看也是个七品官,但是非进士不能进翰林,一个举人能够进翰林院,这其中的皇恩浩荡可不是一个品阶能够说清楚的。

        张县令就算想到自己今年能够升迁,也不敢想自己能够进翰林院,趁着年前还有时间,可一定要和王家搞好关系。

        至于牧家,张县令知道的是麦禾开春府试策论中那浇灌神器一般的水车,没想到后面还有打稻机、曲袁犁,就是王家进献的红薯粉,也有麦芽的一份功劳。

        心里虽然觉得麦芽这女子确实不错,等到宣旨的太监真的说出皇帝的赏赐时,张县令还是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和宁乡主?!

        天哪,虽然是女子封号最末尾的,但除非是皇亲国戚之女,否则这可是要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重臣之女才能获此殊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