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咋就没生个能干的闺女呢



        再不济,想想几个孩子在这里吃的串串香,去县城里买,也要不少铜板的,吃不来亏。

        麦青青回去说了做成衣的事情,段氏觉得要看看,悄悄的跟王氏也说了一遍。

        妯娌二人来后,麦芽将所要做的衣服说了一遍。

        流水作业,前面做了好几件,尺寸是固定的,一匹布如何裁剪也是固定的,如此麦青青都能将这事给做好。

        然后王氏缝两边的裤腿、段氏缝裤脚,董氏和麦花缝裆和裤头,腰带的事情交给麦青青。

        开始会有点慢,熟练了就会快很多,每一步都固定好了,出错也就少了。

        按理是不用弄得这么麻烦的,但是裤头和裤裆部分是技术含量部分,她还是保留。

        再就是上衣,也就类似的进行分工,有两位妯娌的相助,第一批订单算是如期完工了。

        两家数了数银子,段氏和麦青青是两个人干,收入自然要高一些,王氏本来赚了几百个铜板很开心,算账的时候又有点后悔,自己咋就没生个能干的闺女呢?

        也不知道是谁当初连生三个儿子,到处说是自己上辈子做了善事,才能只生儿子不生女儿的。

        现在儿子赚的钱没人家女儿多,尤其是麦青青还干了两个活,赚了两个人的工钱,别提多羡慕了。

        羡慕也没有用,瞧瞧董氏这一房,有两个女儿,儿子还送去县城里念书了。

        王氏也想送一个儿子去县城念书,不过除非分家,否则就每天这么偷偷摸摸来干活,她一年绝对赚不了四两银子。

        嗯,她没以麦贵祥为标准,她参考的是麦禾。

        对她来说,麦金山和麦贵祥都是童生,不喜欢人家占自己便宜是回事,但人家有“学历”啊,她还是有种天然的敬仰的。

        当然,她也觉得,若是自己儿子能去白山书院,说不定也能考个童生出来。

        还是能识字,她也就心满意足了,麦芽不也是这么说的吗?

        以前她是瞧不起董氏的,更不可能以她家的人为参考的。

        可人家会生女儿啊,能带着爹娘做独户。

        崔老太会忽悠人白做事,但麦芽从不让他们白做事,就算赚的钱都是记账,但在这吃点东西啥的,都不用算钱的。

        前面还送了玛瑙和山鸡,怎么都比麦金山那两口子靠得住。

        这么多年了,岂会还不清楚,别说是秀才,就是中了状元,麦金山都未必能掉点渣渣沫子的便宜让他们捡。

        看着麦大壮家的人都穿了新衣,自己也在他们家给人做新衣,其实王氏也非常想穿。

        嫁到崔家这么多年,说出去娘家都没几个信的,好歹麦家也有几十亩地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