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章 草原上的三国鼎立



  ,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有句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刁民。

  能够猜想,辽东那里卫所的官员,都是些什么货色。

  整顿辽东,就得拿他们开刀。

  正所谓恶人仍需恶人磨,石亨去干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合适的不能在合适了。

  朱祁镇与于谦交谈许久,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拿起茶盏,却是一个手抖,茶水泼了一身。

  “陛下,没烫着吧,传太医,快穿太医。”

  金英大惊小怪,脸上写满了紧张。

  “不碍事,不碍事,拿帕子来擦擦就成。”

  一旁的小黄门急急忙忙拿来了手帕。

  朱祁镇将胸前的茶渍擦了擦,然后将帕子随手扔掉,笑着说道:“倒是让卿家见笑了,来人,把帕子扔了,沾染上东西,莫要碍着朕的眼了。”

  于谦心知陛下这是话里有话。

  皇帝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了:到了辽东,石亨就如同这帕子,要是阳奉阴违,有自己的心思,就如同帕子沾染上脏东西,用不成,就只能不碍眼了。

  “好了,于卿家,时候也不早了,朕还有些别的事。”

  “是,臣告退。”

  待于谦刚走,朱祁镇突然张口:“于卿家,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

  停下脚步的于谦转过身来,眼神坚毅,下拜:“臣于谦,定然不负皇命,不负百姓。”

  目送于谦走了之后,朱祁镇冷冷开口。

  “去给石亨传旨的时候告诉他,辽东不是大同,他要是把辽东当做大同,什么后果,让他自己掂量着办。”

  “是,奴婢清楚了。”

  接旨的时候,石亨心里这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之前走的门路没有白走,辽东这份差事,居然落在了自己头上。

  石亨这心里,忧的是这辽东巡抚于谦。

  自己的死对头现在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叫什么事啊。

  不过这些对于石亨来说,都是小事。

  大丈夫嘛,能屈能伸,自己不也靠着当孙子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这天低下除了皇帝老子,谁都是孙子。

  给于谦当孙子,不丢人。

  传旨的太监将朱祁镇的敲打一字不漏的传达给了石亨,听得石亨在这大冬天里直冒汗。

  陛下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了,自己要是再敢把辽东营造成他石亨的一言堂,架空巡抚的话,自己的小命,怕是难保了。

  接旨听完圣谕之后,石亨按照规矩,将一张银票塞进了传旨太监的手里。

  这太监将银票收进袖子里,满意的看了眼石亨,目光柔和了不少:“石总兵官复原职,真是可喜可贺啊。

  咱家在这,就祝石总兵去往辽东再立新功,早日啊,得个爵位,也好光宗耀祖,光大门楣。”

  这几句话,也不知这太监是不是故意的,直直捅了石亨的肺管子。

  石亨自从听到边境大捷的消息时,简直都快心痛死了,几乎整日里都是借酒消愁。

  杨洪,郭登,还有那个季铎,这会全都成了大功臣成了。

  礼部那边传出的小道消息,怕是这几人,都能封爵了。

  爵位啊,就是个伯爵,那也是可遇不可求啊。

  这里面,本该也有自己的,自己现在却只能在京师坐个冷板凳,看着人家一片前途大好,自己则是前途迷茫。

  哪怕石亨心里恨死这个不男不女的死太监时,这面上却还是一副如沐春风的模样:“那就多谢公公吉言了。”

  接着,石亨打探起了陛下的口风。

  那太监只是说陛下下朝接见了于谦,至于其他的,他即是不知道,也是不敢多言什么。

  草原上,

  大雪一连下了几日的光景,看着架势,丝毫没有变小的趋势。

  见此情景,过了气头,本就恐惧瓦剌的鞑靼诸将借此为由,劝说大汗暂时歇兵,等明年春天到了,再去讨伐瓦剌也不迟。

  脱脱不花愤怒的驳斥了这种危险的思想,大元大汗出兵,怎能因为一场雪就退却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的,但是准备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

  诸将都清楚大汗的心意,拿着部落的未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着大汗。

  最后,还是也先派来的使臣前来请罪,说是太师对劫掠科尔沁部一事并不知情,这是瓦剌一部的私下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