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轶事奇闻录-第4/5页
“这牡丹国色天香,看着比起宫里也不逊色,倒也不枉郡主一番心血。”
“这你可说错了。”疏朝云笑了笑,看着那硕大如莲的富贵花:“我阿娘虽爱牡丹,但却不擅养护,这些都是沈灵隐沈女官亲手培植的。”
薛易乐摇了摇头,转眼竟有些悲戚:“知音难觅,令人动容。”
读书人一时感伤,倒忘了他此行是为了取画本的。
二人交谈着穿过花廊,便到了书房,进去是忍冬正在其中收拾,见人忽而进来被惊了一跳,疏朝云心中牵挂那书,连忙支她出去。
“来你家这许久,小厮没见几个,女使倒是一个赛一个得清丽。”
疏朝云似乎没听出他语气里的调侃之意,专心找书:“是嘛?”
薛易乐笑而不语,拿回书,又被他书架上一本字帖吸引了目光,前者驻足看了一番,顿时激动万分:“这是……颜卿的真迹?!”
“你喜欢?”疏朝云笑道:“我更爱王卿的字,这本便赠予欢之兄罢。”
“这怎么好意思?”
“不必客气,书法大家配翰林才子,才不算辜负。”疏朝云慧黠道:“只一点,之前你说认识那本《轶事奇闻录》的作者,可否帮我引荐一下?”
“……怎么突然说起这事儿了?”
“我实在越看越喜欢,简直爱不释手。此人定是一位博学多闻、诙谐幽默之人,他若在清都,我定然想要见见。”疏朝云手中翻起了那本《轶事奇闻录》,指了其中他最喜爱的一段邀薛易乐共赏。
“大公子已经结交了……”薛易乐看他在书上还作了不少批注,一时感慨万千,叹了一口气道:“博学多闻算不上,诙谐幽默还是有些在身上的——不才在下,正是《轶事奇闻录》的作者。”
“是我糊涂……”疏朝云突然有些罔知所措,愣了一会儿才喜兴道:“欢之兄为翰林侍讲,自然是有这等工笔的。”
“你是苏绛之外,我的第一位读者,”薛易乐见自己少时之作竟被人如此郑重对待,十分动容:“多谢赏脸。”
疏朝云看着他,眉眼间皆是肯定:“你写得这般好,只要你愿意,这本书便绝不会蒙尘。”
“……我家中多从军,老爷子更是声名在外,人都盼着我能成一代名将,好继承老爷子衣钵。”薛易乐落寞道:“可我打小就不爱舞刀弄枪,反倒是喜欢泡在书房钻研这些,没少因此被泼冷水……”
“这是何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疏朝云坦言:“我阿翁虽是堂堂靖王,可若真让我入军营,只怕反倒拖后腿。”
“你家老爷子从军立功是极有本事没错,可欢之兄也是年纪轻轻便得入贡院参与科举批阅的人,难道非得照着长辈的路原模原样地走一遍才算出息?”
听了这话,薛易乐心里堵着的郁结也消散了不少,他忍不住笑说:“我们翰林院也算是藏龙卧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