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103章-第2/3页





    因为走了个神,他也没听清楚具体情况,不过十年前的灭门惨案啊,估摸着也就这样了。

    “梁曲县在哪儿途中可有客栈需不需要我准备一些行李”安父更关心的是路上的情况。

    只见老文吏摇了摇头“梁曲县距离府城很近,快马加鞭的话,一天之内就能走个来回。如今时间也还早,若是这会儿出发,堪堪能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县城里。”

    安父懂了。

    按照距离府城越近越繁华的规律,这个梁曲县恐怕要比他们洛江县繁华很多。至于客栈什么的,人家都是一个县城了,还怕没有客栈像洛江县,县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有几十个呢。

    当下,安父就跟老文吏并两个衙役一起出发了。

    两个衙役既是护卫又是马车夫,安父和老文吏则坐在马车上。如今已经是冬日里了,厚厚的车帘子放下来,挡住了外头的冷空气,倒是比夏日出行要舒服多了。

    不过也就是这段时间了,要是再过一个月,到了隆冬时节,出门又成了一件苦差事。

    好在正如老文吏所说的那般,梁曲县距离府城并不远,而像这种距离极近的县城,在道路维修方面还是做得很到位的。

    因此,这一路上倒是真的不难熬,中途还停下来休息整理了一番,顺道吃了点儿热饭菜。到了晚间,他们赶在日落之前,进了梁曲县的县城。

    当然安父还是做好了时间管理,趁着这大半天的工夫,也终于弄明白了这件发生在十年前的灭门惨案。

    既是灭门惨案了,可想而知死亡人数肯定不少。

    然而,即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在得知具体的数字时,安父还是被唬了一大跳。

    一共是一百三十六人。

    其中,不满十岁的幼儿就有十二人。

    这还是因为在古代,十岁是一个坎儿,超过十岁的人家不叫幼儿,而是觉得那就是个半大少年或者少女了。也因此,如果是按照安父对于孩子的划分,那么孩子的数目还会再翻一倍。

    至于死因,则各有不同。

    有中了毒而死的,也有死于明显外伤的,还有窒息的,以及有近一半的人都是死因不明的。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放在这年头却是挺正常的。

    本朝虽然也有仵作这个职业,可很多时候仵作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尤其是

    次日一早,安父看着眼前的废墟,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文吏在他身边叹气“当年,是附近人家养的狗突然开始叫唤,其他人跑出来一看,才发现这里燃起了熊熊烈火。那时正是秋日里,气候干燥夜里还有风,房舍又都是木制的,根本就没法灭火。听说,那火烧了一整夜,还是天亮后,大家伙一起帮忙,才堪堪将火扑灭。”

    也有可能是把能烧的东西都烧得差不多了,火势也就自然而然的小了下去。

    因为事情发生在十年前,饶是老文吏提前做了不少功课,那也没办法完全复原当时的情况。

    事实上,让他接手这事儿还是因为他当时就在官衙门之中,案子发生时,也是他负责记录的。

    据老文吏所说,当时很多人已经被烧成了焦炭,面目全非,完全分不清楚谁是谁。这部分人的死因根本就没办法准确判断,而其他一些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保存得稍微好一些的,则由府城派来的仵作一一检查,但仍然是以经验推算为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