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尧国的宗族若按照金字塔来划分,撇开皇室,其余大致有五个层。

    第一层,毋庸置疑是百里族。

    第二层,钦族。

    第三层,太后的母族,红族;财相柏长安背后的柏族;二皇子生母贵妃背后的王族,以及出了两位内阁大臣的姚族、安族。

    第四层、第五层就是些普通的小族了。

    被尧国政府认可的宗族总共三十七座,受邀参加宗族大会的是二十一座。

    值得一提的是,尧国国内并没有属性宗族所谓属性宗族,指的是以单一职业为核心弟子的宗族,譬如百里是牧师、袁氏是狂战士、江氏是水系、林氏是木系

    尧国的宗族较为杂乱,一族之内各式各样的能力者都有,之所以没有属性宗族,主要原因是缺钱。

    能力界关于觉醒的研究有三个阶段。

    毫无疑问,能力后期提升和个人意志有关,也就是所谓的“能力由心而生”,但能力觉醒到底是由什么决定,这一直是一个学术问题。

    最早被提出的是“传承论”,也叫“血统论”,即父母是什么能力者,诞生出来的孩子就是什么能力。

    这一论调很快就得到了质疑,许多普通人生下了能力者,而能力者也有可能生出普通人来。

    虽然存在质疑了,但这一论调依旧是一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

    封建社会强调血统,需要用这样的论调来维持阶级统治。

    在思想觉醒的年代里,人们推翻了“传承论”,提出了“由心论”,认为和后期升级一样,前期觉醒也是依托“能力由心而生”。

    这虽然比“传承论”靠谱很多,但既然能力和父母没有关系,为什么很多宗族还是以单一职业为核心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教育”问题。

    拿百里族来说,所有女孩出生以后,六岁之前都必须待在谷内接受统一的教育。

    她们接受了牧师的思想,觉醒成为牧师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而袁氏的子弟们则生长在你死我活的斗争当中,那样的家庭环境本就有助于成为狂战士,何况家主还会把那些没有觉醒成为狂战士的孩子驱逐、杀死,最后剩下的当然就是一族狂战。

    这就是为什么洪族长对宓茶说「属性系宗族都是自己教自己的孩子,教学方面我们有经验。」

    属性宗族大多有深厚的底蕴和足够的资源去培养下一代,但尧国诸族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如今的阶段,学者们认为能力的觉醒同时受到“传承”和“内心”两方面的影响。

    从统计结果来看,富庶家庭和高素质家庭诞生能力者的比例明显高于贫困家庭。

    但这是否只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孩子营养不足,身体不具备承载能力的条件又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将精力集中在了物质追求上,没有闲暇去追求精神世界。

    总体来看,能力觉醒的问题上,“传承”因素占比较少,普遍依靠“内心”。

    在世界诸多的宗族当中,百里族无疑是最重视能力者培养的。

    历代族长花费了巨额的财力、人力,给百里谷套上了三层防护大罩,使得百里谷四季如春,水火不侵;又集天下至美之景于谷内,放眼望去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这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给小牧师们创造一个温暖、美好的环境,让她们顺利觉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