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第四百十六章



    村口风冷,在颁布完勋章后,宓茶很快解散了村民,只留下村长和几个人带自己参观绫波村。

    这是个一览无遗的小村子,历史却不短,建立至今已有百年了。

    边民们生活困苦,两边总是打仗,切断了交通,尧国不管他们,越境去北清,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击毙,只得在两国的夹缝中求生存。

    “市长和尧北大区长呢”宓茶看见村里糟糕的情况后,忍不住问道。

    负面情绪在王级牧师身边留不住,和宓茶相处了几个小时,村长也渐渐放松了下来,打开了话匣子。

    听到宓茶的问话,村长苦笑道,“来这里做官的老爷们都不乐意,都想着赶紧走。没有功绩他们就走不了,可这里哪有什么功绩可做”

    尧北苦寒,没有半点油水还得担负责任,因此谁都不乐意来这里当官,只想着赶紧离开。

    离开需要功绩,对于尧北行政区的长官来说,功绩无非两类,一是民生上的建树,二是战功。

    尧北荒凉至此,中央又不给拨钱,普通官员哪有能力改善民生

    至于战功就不用多想了,整个尧国都斗不过北清,一个小小的市长又能做什么

    于是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百姓身上压榨出功绩。

    宓茶来到尧北后常常叹气,看见凌波村的状况后,又忍不住开始叹气了。

    她对着严煦传密音道,“这边的房屋结构是不是不太行”

    严煦亦用密音回复她,“结构是一方面,主要是年老失修。”每年冬春都会死人。

    宓茶一路走来就看见了两处塌毁的房屋,她问村长怎么回事,村长说,是被雪压塌的。

    尧国是东大陆上维度第二高的国家,和北极就隔了个北清国,而尧北边境又是整个尧国维度最高、最寒冷的地方,每年的雪都下得极大,年老的建筑根本支撑不住。

    宓茶又问,这些塌毁的房子里的人去了哪里

    村长说,有的半夜直接被压死压残,能活下来的话,会借住到别的村民家里。

    他说话有些吞吞吐吐的,最后告诉宓茶,就算活下来了,别的村民也不太愿意收留这种人。

    宓茶问为什么。

    村长为难地开口,说这种人都是被雪神厌恶的人,如果让他们住进来的话,自家也会被雪神诅咒的。

    因此,即便侥幸没被砸死,在夜晚普遍零下二三十度的尧北,这些人也会被活活冻死。

    宓茶听了,这十年来上的圣女仪态课全丢了,直接皱眉低骂“太过分了”

    村长一抖,噗通给宓茶跪了下去,磕头哭求饶命,被宓茶无奈地劝慰扶起。

    她骂的不是边民,而是没有做好灾情防控和科教普及的尧国官员们。

    接到百里族长要来的消息后,整个绫波村的村民都穿上了最体面的衣裳,但在宓茶眼里,他们的衣服还是太单薄、太破旧。

    郁思燕在组建边防小组的时候就强调过,一定要倾听边民们的需求,及时向上面反馈。

    但边防小组刚刚下达各村时,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冷遇。

    绝大多数村民都不和他们交流,有的甚至去偷他们的随身物品,因此边防小组也很难获悉边情。

    宓茶想着刚才郁思燕说的“若是按照族长的说法,那要谢的可不止是绫波村,得感谢所有参与边防工作的边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