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团年-第2/4页





        杨寒从厨房伸出头:“老周,放鞭炮了。”

        周中国应声而入,搬出一大盘红彤彤的鞭炮,在院角散成长长的一排,用火捻子点了。烟雾缭绕,炮声响亮,一地碎红。

        杨寒走到大门口:“响声好,连续不断,明年会是顺顺利利的。”

        “顺顺利利。”周中国重复道。

        周惠然转过身也想说“顺顺利利”却突然被缝了嘴,因为杨寒抬手在对联的那个“岁”字上抹了一手的墨。她看看自己漆黑的手,又抬头把上下联读了一遍,说:“丑,没你爸写的好看。”

        “哪里哪里。”周中国说,可他的语气听起来却是那么的不地道。

        这两人在喂狗粮呢,但周惠然不想吃,因为真正的美食已经上桌了。

        香肠、心肚拼盘、乡笋炖土鸡、胡萝卜炒腊肉、酥肉香碗、油卤鸭、水煮鱼、和菜、泡菜……还有三个小杯子和一小罐酒。

        酒,又是酒。那些与酒有关的人和事突的又流动了起来,大年三十,合家团圆,大家都该是开心的吧。

        酒是暖过的,黄陶小罐握在手中触感温和,素手一倾,满室酒香。周中国常说一篓苦二篓醇三篓淡,要喝就得喝二篓酒,这一定是他亲酿的二篓酒。先给老爸满上,又给妈妈和自已倒了小半杯,周惠然由衷赞叹:“好酒。”

        “那是。你爸的酿酒技艺远近闻名。年轻那时要不是照顾你哥和你,早被大酒厂请去了。就是现在,年纪大了,高粱也不大扛得动了,还有不少厂请他去做指导。”

        周中国抿了一口酒,看向杨寒:“我要真去了,家里这么多事,你一个人哪照顾得了。”

        “也就是辛苦些。现在想想你也真该去的,至少可以多攒些钱,孩子们好过点。”

        “儿子自有儿女福,我守着你就好了。”

        “我有什么守的,老了老了,都这样。你少说我几句就差不多了。”

        “我哪敢说你。你都是我们当家的。”

        ……

        周惠然只能不停的往嘴里拔东西。她的心里一片酸软,更多的是感动。爸爸妈妈都是平凡人,生于小镇,长于小镇,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丰富的阅历,但他们勤劳、努力、开通、明理,他们是她人生最好的老师。举起酒杯:“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周中国喝了一大口:“好好好,都好。”

        杨寒毕竟是女同志,有些动容,但是相信合家团圆的日子不能落泪。于是,她从和菜里挑出一块青菜头放到周惠然碗里:“先吃青菜,吃了更年轻。”

        再年轻就真的是孩子了。

        周惠然:“……”

        酒足饭饱,杨寒收拾厨房,打发爷俩去院子里晒太阳,末了不忘记叮嘱:“不要乱跑。”

        周惠然觉得她妈这针对性太强了,周中国怎么可能乱跑!他随便往东西南北或是前后左右哪个方向拐,杨寒都只会觉得他是有正事,还都是正得不得了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