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池阳-第2/3页
身后的婷儿,看着远去的林一凡,早已经泪如雨下。身旁的陈夫人不禁摇头,叹气,不住感慨这本是上天给予的一段婚姻,现在就这样擦肩而去。
辞别老夫人和婷儿的林一凡,并没有盘算好怎么回去,自来到华朝后,身无所长,既不能像其他穿越众一样能制造水泥、火yao、玻璃等等高级货物,也不知道自己在这社会到底能做些什么,自己也不禁感到迷茫,既然来到池阳,怎么着也要进城去看看这古代的城池,这也是回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进城市,拿定主意后便顺着大路往池阳郡城走去。
在现代早已习惯汽车代步的林一凡,纵然有身强壮的体魄,但这50里路走下来还是气喘如牛,足足走了3个时辰,在现代真的是难以想象。当林一凡第一次见到这个古城的时候,林一凡并不算惊讶,池阳跟现代西安的古城比起来,还是残破很多,西安的古城在明朝洪武的时候曾经大修过,全部以青砖加糯米糖堆砌而成,高达15米,让现在来旅游的人都望城兴叹。天sè还未晚,现在城门依旧还开着,来往的百姓不停地为生计而进出着,城门口站着一队士兵,时而盘查着什么,时而又堆在一起说笑,幸亏林一凡进去的时候没有盘问什么,如果真的当盘问起来,没有路引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进了城里,林一凡不禁感慨自己一个穿越人士站在古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各式各样的招牌,各式各样的人,听着时起彼伏的吆喝声,竟然没有感觉到一丝的不适应,城中的居民就像是自己那个时代生活的普通百姓一样,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偶尔看到熟人,互相打着招呼。
满街的瓜果飘香。满街的吆喝,没有现代的水泥森林,没有了喧嚣的喇叭声,没有刺鼻的尾气味,一切都变得那么原始自然。虽然都是石头路。但依旧宽敞,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让这个古代的城市平添了积分活力。
林一凡走了不远,见前面有座拱桥,圆弧拱形式结构,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正宗的古代标准建筑,整一缩小版的赵州桥,在现代可是旅游文物观光景点,这让林一凡大为稀奇。淮南多河道,小桥流水人家,丝毫不让江南水乡古镇。来到桥上,俯视下面杨柳的倒影,听听枝头小鸟的欢快叫声,好不惬意。碧绿的河水静静的流淌,偶尔有几只小船相继飘过,有的船上恬静的少女偶尔掀起帘布,打谅河两岸的风光,有的船上俊朗的公子,手中端着一个白脂酒杯,对着街上的姑娘指点着,然后发出爽朗的笑声。
古代啊,真好,哪都新鲜。林一凡不住感慨。突然一声喧闹的声音传到他的耳边,林一凡立刻回神,抬头看见前面的酒楼门口挤满了人,他好奇地走下桥前去观望。眼前三层高的酒楼,漆红sè的门框,正门前一块长方形的匾额上书有四个红sè的大字――李氏酒楼。就在林一凡思索如何挤进去的时候,这时酒楼的顶层的窗户突然打开,自窗户里顺下来一块两丈见方的白布,白布上书写着“千金病危,万金求医”八个硕大的字。
就在楼下围观的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原本紧闭的酒楼大门突然打开,林一凡急忙随着人群挤了进去,只见在酒楼大厅的正中,摆放着一张四方桃木桌,桌上有一盘子用红布盖着。此时二楼走下一位中年男子,青襟长袍,身材瘦削,看样子像是管家,大步来到桌子旁边,环视了一下四周,轻轻地伸手揭开红布,只见桌上的盘子里整齐地放着一堆的金锭。人群中突然发出“哇”的声音,若不是前面站着几位如狼似虎的护院的话,或许yu望就能突破理智的防线。管家缓缓开口说道:“诸位,我乃池阳李府的管家,几rì前我李家小姐,因身染恶疾,xìng命堪忧。家主四处求医,仍无好转,无奈只得出此下策,在场的诸位,如有高人,万望现身相救,这百两黄金就是酬金。如若有人能提供寻找到高人,李员外亦有重金酬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