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第十五章 第二节 (272)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
第二节(272)
黄山四绝铸就归来不看岳
灵泉三瀑寻踪探秘梦幻谷
张翰东率一分队队员,跨过新安江直抵黄山南大门,大家观景心切,便直接乘缆车周游一圈,尤其是攀登了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峰三个黄山最高峰,然后,按照黄山的“四绝”、“三奇”等特点,用赵晓敏的话说来说,就叫‘先有初步印象,再选择重点欣赏’。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是道教圣地,有着众多的遗址遗迹。传说轩辕黄帝曾来此地炼丹;这里是中国最美的、最值得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元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地处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山脉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黄山原名黟山,古代别名岗山。唐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根据轩辕黄帝在这里采药、炼丹,并得道升天的传说,改其名为黄山。
黄山之美,有着让人们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意境之美,和使人易于产生联想之人文之美。无论是在艳阳高照下铁骨峥嵘的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或阳春三月漫山遍野心花怒放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飘舞的冬日处处银光素裹下的圣洁之美,一年四季,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黄山之风景秀丽,是集天下名山之所长。如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布、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俊秀,而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所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等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称赞。可以说黄山无风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黄山“四绝”而著称于世。加之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使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四绝,首当其冲的是“奇松”。黄山“无处不松,无松不奇”,所以,黄山奇松,位列“四绝”之冠。黄山之松,是我国中东部高山主要松属中的一种,黄山松的生长高度,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花岗岩分布区,其松针叶短,粗而稠密,叶色浓郁,枝干曲生,针叶扁平,盘根于石,傲然挺立,以天然造型而称奇,他以尖石为母,云雾为乳,在极艰难中缓慢生长,一株外形矮小的黄山松,树龄往往也得几百年,甚至在上千年以上。
挺立在海拔1660米的玉屏楼前侧,和文殊洞北的登山道旁的松树龄,都寿逾千岁,高9.91米,胸围2.07米,一侧枝伸出,低垂于文殊洞口,状似展臂揖身招引宾客,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它是黄山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华夏第一松”。黄山的名松100多棵,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32棵。
这些名松形态奇美,神韵非凡。“矫如龙,盘如虬,昂如鹤,立如人,偃如雨盖,卧如扶栏”。黄山是松树的海洋,松树是安徽省的省树。目前黄山的十大名松中,如裸根似盘龙五爪的龙爪松,盘曲生长、俯卧昂首的卧龙松、探海凌波的探海松、引入仙境的接引松、生长有56个枝桠,象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松、以及黑虎松、连理松等,无不令人拍手称奇、释口叫绝。
黄山重峦叠嶂,怪石林立。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可谓“峰峰无石不迷人”。黄山“怪石”就成为黄山的又一绝。如梦笔锋,似巨笔直插云天鸡公峰;如雄鸡引颈长啼、美女峰,如淑女亭亭玉立。有的岩石如老翁相互搀扶,缓缓而行;有的如姐妹牧羊,羊群吁吁;有的如狮子雄踞高山,威势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