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第十四章 第一节 (266)
第十部中国富饶的华东
第十四章
以山兼海之胜—舟山普陀蓬莱东瀛
以山兼湖之胜—杭州西湖人间天堂
第一节(266)
东海上的莲花普陀山海天佛国
长江口之绿洲崇明岛璀璨明珠
舰队西行回归到北纬三十度线,进入到中国的东海,首先来到了东海莲花洋上的普陀山,被称为“海上牧场”的舟山之间。普陀山属浙江省管辖,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钱塘江,江流曲折,称为浙江。该省东西南北直线距离均为约450公里,陆地面积10.18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又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被称为“鱼米之乡”。舟山群岛这片海天之间,包括1390个岛屿,人们就从最东边的“东海山”之东极岛开始了旅程。
科考团从四川出发,沿北纬三十度周游世界,又回到中国大陆的第一站,就是舟山群岛的千岛新城——舟山市。该市位于杭州湾以东的长江、钱塘江、甬江的三江入海口,是华东的海上门户,有大小岛屿1339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98个,是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城。是仅次于中国的台湾、海南岛、崇明岛的第四大岛。
该市所辖普陀、定海两区和岱山、嵊泗两县。舟山是闻名世界的渔场,有“中国鱼都”的美称。这里不仅海产品丰富,而且风光绚丽多姿,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古往今来,中外游客四时不绝的旅游圣地。
浙江普陀山位于东京112.5度、北纬30度。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环绕一周30公里。
普陀山是科考团横渡太平洋后落脚的首站,科考团总部早已派来了两艘快船,从舰队接下来径直送往普陀山的沈家门码头,准备明天游览普陀山。
翌日,一个晨曦初露的早上,浩淼的海面上若浮光耀金,迎面海风送来丝丝秋凉。一出渔港就眺望到一座形似苍龙卧海的绿色小岛,就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这就是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5A级旅游景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普陀山。
普陀山是东海莲花洋中的一座小岛,岛上林木葱郁,曲径幽深,宛若仙境。普陀山自古就闻名遐迩。相传在五代后梁年间,有位名叫慧鳄的日本和尚,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回国,在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遇到大风,一连几天无法过洋。他以为是观音不肯去日本,又见普陀山峰峦挺秀,颇似释迦牟尼修行的灵鹫山,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供奉这尊观音的“不肯去观音院”。从此,经历代不断修葺扩建,普陀山越显风光秀丽,山上山下寺庙林立,殿宇相望,成了我国著名的旅游和佛教圣地。
有人鉴评浙江美景时说过:“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杭州之西湖;以山而间海之胜,当推舟山之普陀”。随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普陀山依山旁海的琦丽风光。千百年来,普陀山香火不断,高僧倍出。无愧与我国的峨眉山、九华山和五台山齐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大家沿着松竹辉映的林间曲径,随着游客涌进普陀山西侧的山峦,但见群峰突兀,奇岩怪石,千姿百态。导游手指着大海说:“古人形容这里的海天佛国常说,‘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为什么呢?每当海上起雾时候,整个山峰沉浸在雾霭里,在这里漫游恍如置身于玉宇琼楼的仙山之中。”
人们沿着盘山小路而上,真是步移景移,犹如人在画中之感。几经周折,终于登上了普陀山之巅——佛顶山。虽然其海拔仅有300米高,但孤峙东海,傲然独立。周围洋面时而风平浪静,海面如镜,片片白帆竟发,双双银鸥起舞;时而风吹浪涌,排山倒海,朵朵浪花竟开,阵阵碧涛争吼。极目远眺,碧海蓝天,风景奇特,神驰目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