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商讨对策
之所以这样急,是因为已收到省政府的正式通告,明天下午三点,副省长万天雷将陪同来自上京的商务部、科学技术部、环保总局、有色金属工业局的某些高官和中科院几位德高望重的院士、上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某些代表性人物一起前来本院视察参观。我&看书 斋
这么高层次的参观团,院里当然是要提前就做足准备。何况,万毅达负责的这个资源回收利用105号小组还是重点视察项目之一。
105号小组总共有七名成员,除了身为组长的万毅达和另一名副组长何扬是博士外,其他的几名中年专家里,张汉、高永堂、汪东、赵则宏都是教授级高工、唯一的青年高级工程师陈勇也有近三十岁了,因为知识水平相对要低了一点点,在小组里并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主要就是给众位前辈传递各种实验器具和记录下各项检测数据,保管文件之类的。
互相介绍时,罗鹏暗中留意着大家的反应,心里很快就有了底。
何扬是被万毅达一手提拔起来,负责在后者处理本院事务时监督和率领小组的众人继续研究,所以,此人也是小组里第二个最关心他能力的人。
张汉的性子沉默,不爱说话,眼神很坦白,看罗鹏时除了诧异没有别的;高永堂和汪东比较圆滑,互相之间喜欢抬扛,对罗鹏的态度也十分和气;赵则宏是唯一一个心思很深的人,在得知罗鹏只是**大学专科学历之后,眼神中波澜不惊,既没有特别的热情,也没有明显的轻视;对他最亲热的就是年轻地陈勇了,这位高工并没有因为罗鹏能够独立地负责一项研究任务就对他生出什么敌意。反而是相当羡慕,因为年纪相近,彼此间就有较多的话题。
不得不承认,万毅达看人的眼光很准,小组的成员虽然性格多样,但整个团体的凝聚力还是不容置疑。非常强大,暂时还没有人生出外心。
当然,鉴于罗鹏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为了确保明天的高层考察不出问题,高永堂和汪东在众组员事先地怂恿下,还是比较委婉地当着万毅达的面,问了几个大家在攻关时遇到又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
大家都想,虽然你年轻,但你既然掌握了这项技术。转载 自 我看書 齭那这些问题。你总有相关地解决思路吧?
可惜,他们没想到罗鹏纯粹是蒙人的,故对他们所说的一些专业术语根本就不明白,也无从理解,更没法解答,好在来之前他就想好了对策。很恭敬地笑着一躬身:“诸位老师都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我这人嘴笨,表达水平有限,也不敢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徒惹笑话,不如这样,我来给大家实验一下,用事实来证明,我确实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吧!”
言外之意,咱不用嘴说。咱拿事实来证明!
各位专家很快就欣然接受了这种方式。心中暗骂:“哼,小子。咱们可都是在实验室里身经百战的老头子,难道会看不明白这其中的过程?”
只是,当这包括了万毅达在内地七人,在防护森严地实验室里目不转睛地看着罗鹏现场操作那个银白色金属结构体,对实验室内现有各种实验性电路板及废旧电器零件材料进行金属回收和提纯后,他们的脸上就同时出现了两种非常怪异的表情。
一种是不可思议的惊叹,因为经过相关机器的检测,那些从金属结构体中被析离出来的金属材料,不管是黄金还是铂金、铁、铜,其纯度都完全达到了罗鹏所说地99.9%,甚至还要精纯,几乎已达99.9999%,可以说,在提纯度上,比他们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部分成绩还要优秀!
而另一种,则是有点郁闷的苦笑。因为罗鹏带来的这个金属结构体,打开后虽然可以明显地看出是个纯物理却经过了精心组装的机械结构,可以锋利且有效地将各种附有金属材料的细小电路板和芯片分解成肉眼可观的粉末物质,但最关键的一个步骤,那个将金属材料提纯的步骤,却偏偏是在一个半封闭地半圆形金属盒中进行。而且,这个银白色金属结构体,其内部组件地精度,看起来也达到了本研究所的先进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