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俞伯伯想收的徒弟
禹州乃是吴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禹州医科大学在城东,父母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家属区。家里的布置仍是母亲设计布局的样子,连家具也还是十多年前的,屋子里保持地干干净净。
吴国理工大学在城西北,吴国国立大学在城南远郊。
考大学时,方浩灵报考了吴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父亲曾经的母校,这也是吴国排名前五的名校。
方浩灵自认学习并不是非常刻苦,能考上一半是努力,另一半则是:天赋!他从小喜欢折腾电脑,初一就会编程了,还曾想过长大当一名为国家效力的“黑客”。
大学期间,课业成绩还不错,但他花了更多时间在课外兴趣方面。他一直在钻研人工智能和医学结合的领域。他的志向是研发一款能解决普通百姓需要的功能可靠、操作简单的自我健康检测及疾病预防系统。这样普通百姓在家就能自测健康状态,提前预防,省却很多人力财力。这也是父母当年aims项目的最终目标。
aims项目可以说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结合的先驱之一,当年基于父母多年心血研究的结果,aims第一代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对常见病症的预测判断准确率达到了实用需求,更特别的是,产品利用中医理念,从食疗营养搭配出为用户提供了适应的身体调整建议方案,让用户不仅可以自测健康状态做出诊疗判断,而且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调养。产品经过三年市场检验,效果良好受到用户欢迎,而不少药店则反映药品销售量明显减少。
而后,父母并没有沉浸在事业成功的喜悦中,而是将资金投入了第二代产品的研发中。第一代产品最大的缺陷是对应症状还不够全面,因为有些病症缺乏足够的样本数据做为分析支撑。此外,关于健康调理预防方案,母亲总觉得需要有所突破,更根本更深入地解决问题,为用户提供帮助。
自十多年前那场持续了数年的全球疫情之后,人们对健康更为重视,国内外有多家企业研发了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医疗诊断系统,但这些系统都依赖大规模专业标注数据为基础,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普适性及功能拓展性。这个领域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母亲去世时,父亲一夜间头发几乎白了一半,但他终究没有在失去挚爱的悲伤中无法自拔,而是挺起胸膛继续为他们共同理想的事业前行。后来,父亲跟俞伯伯学打坐,为了更深入理解人体及其奥妙,而他自身也从中获益良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头发变黑了,对事物的看法更通透心态更豁达;此外,父亲完成了医科大学博士学习。这些年父亲为aims的付出,他的专注和坚韧,是方浩灵亲眼所见并打心底里敬佩和引以为傲的。
方浩灵决心报考吴国国立大学计算机医学专业研究生,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爱好计算机专业,又从小和医学有缘,计算机医学专业正合适。另一个原因呢,则是他心底藏着的一个尚未曾对任何人说过的秘密,一个他曾经发誓要实现的目标。
********
打坐了半个小时,方浩灵6点起床,洗漱之后。先用电饭锅把粥熬上。然后整理好笔记本电脑和面试要带的资料。笔记本电脑看起来就像书本那么大的一个记事笔记本,打开后屏幕可以拉伸变大,方便使用。手机是可以卷起来戴在手腕上的。身份证是电子化的,身份信息、交通卡、银行卡,等等,一体化都在数据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