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信



        “就是,要我说,还是把钱留在手里的好,你们家娶媳妇,给孩子读书,哪哪儿不用花钱哟。”

        众人一想到老陈家把银子全买了田地就心疼。

        他们不会卖田地,更不会买啊。

        只要能生儿子,县衙就得分田地,哪儿用自己买哟。

        陈小桑小大人地叹口气:“不买田地不行呀,我家人太多了,田地不够种。”

        众人噎住了。

        就因着帮那些流民,要买田地,老陈家可真是财大气粗啊......

        有人忍不住道:“他们又不是你们的亲戚,你们也不欠他们的,做什么要把他们都留下?”

        “这么多张嘴,哪里养得活哟。”

        众人一想到那么多流民,就连连摇头。

        陈小桑拧了小眉头,为难道:“他们好可怜的,都没有家了。不让他们留下来,他们会饿死的。”

        “可怜的人多了去了,哪里帮得过来。”

        “就是,要我说,还不如拿着钱好好过日子。”

        “四百两啊,这辈子不干活也饿不死了。”

        众人越说越心疼。

        四百两啊,买粮食得买多少哟。

        有年纪大些的人,就劝陈老汉:“宝来啊,你也不能太宠闺女了,这么多张嘴,是说养就能养的?

        要我说,趁着陈梁还没花钱,你赶紧把钱要回来,田地就别买了。”

        陈老汉当然不能让闺女担这个恶名。

        他笑道:“把他们留下来,能给我干不少活,来年我还能收不少粮食呐。对了,你们有没有空田地,佃给我的?我按着一亩地一石粮食佃。”

        一亩地一石粮食不多,甚至很少。

        可村里人听得直点头:“我佃给你,我家空地多少,你想佃多少就佃多少。”

        “我家田地也空着,你想要,跟我说一声,我跟我家老头子说去。”

        他们田地多着呢,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佃出去,啥都不干,一年到头就能得一石粮食。

        要是佃出去十亩田地,就能得十石粮食,一家都能吃得饱饱的了。

        这年头,谁家还没几百亩空着的田地哪。

        陈老汉一看,嘿,这可有得忙活了。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他就天天在村里走动,时不时去田地里转悠,把田地看好,就去找人家佃。

        佃完,就抓着陈小桑写下来。

        陈小桑忙得不行了,就把大柱二柱拧到角落,一人给了一个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