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独腿儿和胡阿翠



        帽儿村建在帽儿山脚下,靠山没吃上山,帽儿山上属实也没什么东西,村里的人嘛,平日过得都是清苦日子,好在北方机楚国修了一条往南通商的官道,途径村子附近,一来二去这村子就成了一部份商人的歇脚站。

        村子不大,但还是有些小客栈,南来北往的多是些小商队,主要还是因为条件简陋,凡是有些实力的商队,嫌弃这里条件差,就直接去往前十里的镇上了。

        这村子里的客栈和菜馆,只能靠着价格便宜招揽些手头不宽裕的客人,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李沐子来到村里,轻车熟路的找到村里的集市,在卖饼大娘那买了几个白面饼,水囊里装满井水,数了数铜板还宽裕,想着去菜馆吃两个馒头,喝碗野菜汤再出发,平日里师傅带他下山,都能吃次这个,这也是李沐子最盼的了,因为帽儿山是个小山包,压根也没什么野味,师徒二人都是野菜团子蘑菇汤什么的。

        他师傅没什么大能耐,就靠着变几个小戏法,给这家“驱个鬼”啊,给那家“卜个卦”啊,说穿了就是连哄带骗,村里人看他隔空取物念念有词的,再加上扮相,就真当他是个“老修士”,在后来和村里人熟了,老头儿就彻底放开了,婚丧嫁娶,孩子起名,家里有个大事小情都得请这老头儿来一趟,到后来,家里有事不请李老爷子,那就是缺点面子。

        老师傅也知道自己是行骗混日子,从不多拿,赏多少是多少,几十个铜钱也去,几个铜板也能来,在这百十来户的小村上倒是闹了个好人缘。

        心里想着这么多年来和师傅的点滴,不知不觉李沐子走到了菜馆门前,这菜馆也没啥名字,土木混搭的房子,屋里是厨房,外面搭着几个凉棚,摆着六七张桌子,这会儿正是中午,人还不少,已经坐满了,都是些小商队的商人带着护卫家丁什么的。

        菜馆的厨师老板跑堂都是一个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老远看见李沐子走过来,赶紧放下切肉的菜刀,双手抹了抹围裙迎了过来。

        “小神仙,今儿怎么自个儿来了。”姑娘边走边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村里人一般叫他师傅“老神仙”,他总跟在身边,就顺着叫他“小神仙”,实际上大家也是戏称,都知道他只是个半大娃娃。

        “阿翠姐,师傅出远门了,临走要我去做些事,我也要走些时日了。”李沐子低头道。

        叫阿翠的姑娘看着李沐子说话的样子眉头一皱,心说这小子在说谎,再一联想老师傅的年岁,结合李沐子说话的样子,这些年师徒二人形影不离,冷不丁一个人来,心里也猜到一二,怕不是老师傅已经去世,虽然心里多少猜到,胡阿翠也是个玲珑的姑娘,没有点破。

        “都坐满了,去和你腿儿哥一桌吧。”阿翠顺手指了指,看了眼李沐子,就又钻回屋里做菜去了。

        阿翠指的那一桌坐着一个年轻后生,一只脚踩在木凳上,穿着的衣服全是补丁,连李沐子都不如,人长得挺清秀,但吃饭这派头可挺豪放,这会正把着个窝头吐撸野菜汤呢。

        这后生听见阿翠说话,放下碗抬头看向李沐子,嘴里哈哈一乐道:“快过来,跟哥一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