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以诚相待
西安事变第二天,学兵队队员都接受了张学良明确指定的任务,分别去接收电台、报社、邮电局;有的被派去军警督察处清查国民党别动队和逃散的宪警人员;有的去接收国民党的档案;有的去看管被扣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和被扣留的飞机及飞行人员;有的协同西安各城门站岗部队,检查可疑行人。
学员们有组织地到街头、学校宣传张、杨的“八项主张”。学兵队还组织了一个合唱团,到广播电台播放抗日救亡歌曲。不久,由李伟、梁彦、程牧、孙毅人、刘杰等人在接收了原国民党剿总的“大道剧社”之后成立了“一二一二剧团”,聘请当时在西安市第二中学任教、北平艺专戏剧系科班出身的张寒晖同志担任剧团的领导。
该剧团不仅在西安市配合西安事变积极演出宣传抗日救国的剧目,而且还去三原为红军演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和外国记者也看过该团演出的由王林编写的话剧《火山口上》,并到后台慰问演员和编剧,表示祝贺和支持。
这个主要由学兵队成员组成、由张寒晖领导的“一二。一二”剧团也随学兵队经历了青训班、差遣队直至最后解散的全过程。他们在西安事变期间演出的《撤退赵家庄》、《火山口上》(王林编剧)等剧目影响很大。
这期间,张寒晖还创作了著名歌曲《松花江上》。这首唱遍了全国的歌曲,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词曲作者只署“佚名”。寒晖宁愿让人们认为这首歌是东北流亡者哼唱出来的,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个剧团还吸收了两位西安的中学生,一位是张雁,一位是刘炽,后来在艺术上都很有成就。
刘家语所在的学兵队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成为“抗日宣传大队”的骨干力量。
十二月十四日,张学良和杨虎成正式宣布撤消西北“剿匪”总部,停止一切“剿共”行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处,应德田任主任,政治处内设组织、宣传、民运、总务等科。
罗瑞卿化名罗谷光任政治处民运科长。当时,国民党派到东北军的政训人员均已被扣留,政治处决定组织抗日宣传大队,取代国民党的政训人员。军设大队,师设中队,团设宣传员。学兵队学员大部分被分配到抗日宣传队,并组成五个大队。何畏之、赵天野、王建中、侯晓岚、李正南分任大队长,同时任总支部书记。
这五个大队派到东北军各军,下属中队的宣传员深入到各师、团接替国民党政训人员,并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对东北军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刘家语等人安排好工作后,同一批队员成了蒋介石保护队。
这时,刘家语留神观察,发现东北军还在里面搜索。有一个人从山上呐喊而下,手里摇晃着什么东西。孙铭九马上命令戒备,待这个人走近了,原来他手里拿的是一只鞋子。
此时此刻,大家再瞅一眼蒋介石的左脚,几乎笑出声来,当即接过交给蒋介石自己穿着。蒋介石双手抖索,一面穿鞋,一面观察院子内外尸体狼藉。除了侍卫官和卫队之外,邵元冲仰面朝天,已经动弹不得;蒋孝先和杨国珍俯伏在菜地,一命呜呼;萧乃华侧卧阶前,一脸是血。钱大钧胸部中弹,听说已发送进了医院。
蒋介石此时倒在为他自己庆幸。他想幸亏跑得快,否则挨上几枪那才真正的倒霉。正发呆时车子开到,孙铭九道:“蒋委员长,请上车。我奉命护送你老进城。”
蒋介石心想不能答应得太快了,于是就故意道:“你把张学良给找来,我才可同你走!”
“蒋委员长,”孙铭九大声答道,“张司令在西安等侯,我们并非对你老的叛变,实对国事有所请求,希望委员长能团结抗日,一切请求将由张副总司令面陈,请!”孙铭九话毕。
外面跑进来一个少将军官,手按指挥刀,向蒋介石立正道:“报告委员长!我是一百零五师第二旅旅长唐君尧!”他软中带硬,“张少帅说了,非把委员长请进城不可!”
蒋介石无法可使,只得一拐一拐钻进汽车,坐在孙铭九同唐君尧二人之间,前面坐着杨虎城的侍从副官谭海,后面坐着师长白凤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