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第2/7页





        总不能考试的时候,三木一看卷子,发现卷子上要理解的是自己的文章。回头成绩出来了,她要是没拿高分,给出的答案与出题老师的想法不一样,那可糟糕极了。

        今年高考结束,大学也是要放假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随后迎接下一年的新生。招生办的人早摩拳擦掌,准备去抢生源了。得在人填志愿前去抢人啊!不然哪里来得及!

        中文系老师还没彻底放假,这会儿不就临着放假前,开个小会议。

        大多数时候,高考成绩是和统考差不多的,名次尖尖头上一样。

        但他们学校去年报考分数都没比上隔壁中科大。现在都说得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们学校擅文学,虽说保持在前五名头上,可再怎么下去前五要没,前十说不定也要没了!

        滑坡这事刚开始是一点点,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那就一口气滑下去了!很可怕!

        想要维持学校一直以来的优秀,学校的师资设备一向来都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就是要考虑优秀生源。好学生是会为了和“榜样”同校,而主动考过来的。

        “想当初我来学校,就是为了和尊敬的周老师一个学校。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毕业又过来当了老师。”一个老教师感慨着。

        另外一名女教师也是陷入怀念:“对。我们那时候哪里有现在条件那么好。苦啊。也怕。怕第二天去上学,学校没了。”

        这种陈年历史不好过多回忆,回忆了容易引发事故。别看一个个知识分子说话装模作样的,实际上有几个第一次从事文学,可能全然是因为不想干苦活。

        比如说不想拔牙当牙医,比如说不想做擦鞋的鞋匠。

        要说纯粹的文学爱好,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后来培养的。人有几个能年纪轻轻就想好人生目标的呢?有几个到了工作我再找到爱好,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他们今天开小会,主要是为了三木。关于三木的消息,他们早就有人打探过了。当初三木的文章一出,在首都畅销的时候,他们这群人就听说过小作家只有十八岁,正好高三。

        是高考的人。

        后来半年没出什么新作品,再一打探,原来考试成绩特别好,好到他们市里统考考了第一名,报考目标就是他们两所学校。这可就了不得了。国之栋梁,未来之星。

        中文系一个老师喝了口水:“这事我已经和招生办说了。人我们肯定要,赶紧和地方联系,想办法让人把志愿填上。她统考的分数是能上我们学校的。要是上不了,肯定是批卷老师的问题。”

        “哈哈哈哈——这都怪上批卷老师了。不是说今年要多收点理工农医的么,说是要和隔壁竞争一下。”

        “是要争的。我们圆明园技术的,怎么就比不过隔壁五道口技术的了?我们文科理科都能抓。往后综合发展。你们平时也多写些文章,这名气打出去了,还愁学生吗。”

        说着说着,连两个学校外号都说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