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请福



    大约是笃定了太皇太后寿数未尽的缘故,康熙把请福仪式办得极为隆重。

    提前三四天,宫内朝外就开始造势。

    等到举行仪式的那一天,康熙召集了所有郡王以上爵位的宗亲和国公爵位的满汉勋贵,一起在交泰殿外祭天祈福。

    等到了钦天监测算出的吉时,早有翰林院的官员铺好了书案,就等康熙留下墨宝。

    康熙提笔,饱酿浓墨,在白纸只上一挥而就,几乎一笔就书成了个福字。

    当时胤禛也在场,位置还颇为靠前。

    因此他看得清清楚楚,康熙写的这个福字,正是后世风靡网络的五福合一那个,一个字包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五重含义。

    不得不说,能写出这样一个字,不但要靠各人功底,也离不开天意成全。

    唯一让胤禛觉得有些不适应的,就是写这福字的纸是雪白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满人尚白,就算已经入关多年,满族亲贵们过年贴的对联而还是以白纸作底的。此次祈福请福,自然也不例外。

    也许当真是上天眷顾,这边的康熙刚命人将装裱好的福字挂到太皇太后的寝宫,那边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太皇太后精神大好,已经能喝进去白粥了。

    这个时代的人本就迷信,满蒙贵族更是崇新喇嘛,今日亲眼见证了堪称神迹的一幕,都有些惊异不定。

    当然,也有那心思多的,怀疑太皇太后的病情早就好转了,皇上只是借机作秀。

    但等他们回去,暗地里通过自己的人脉到太医院打探过后,也不得不相信,皇上今日的请福之举居然真的成功了。

    难不成,当今圣上真就是天命所归

    一些从前依附安亲王府,时不时就给康熙找点儿不痛快的宗室贵胄们,顿时就惴惴不安起来,琢磨着得想个法子,向皇上表表忠心。

    至于怎么表忠心嘛不是有个现成的安郡王府在吗

    于是,伤筋动骨之后,元气未复的安郡王府再次遭殃了。弹劾安郡王府的折子如雪片儿一般飞上康熙的案头,宗亲贵胄们几乎是逼着康熙处置安郡王府。

    康熙“被逼无奈”,只得遵从众意,不但撸掉了安郡王岳乐长子塞楞额的贝勒爵位,还拿走了隶属于安郡王的两个佐领,分别赐给了简亲王和庄亲王。

    这两位也是祖传的铁帽子王爵位,在宗室中的影响力一点儿都不下于曾经的安亲王。

    不过,简亲王是铁杆儿保皇派,庄清王虽然一直保持中立,却一向低调,远不如岳乐遭人恨。

    上一次,把安亲王将为安郡王,收回的佐领和牛路一直被康熙自己扣留着,宗室里惦记的不少。

    这一次康熙把两个把两个佐领分给两位亲王,一是安抚宗室,二也是给岳乐找两个对手,避免安郡王再次崛起。

    没过多久,安郡王岳乐就病倒在床了。

    康熙听闻之后,立刻就派了三个太医去给岳乐诊治。并吩咐了太医院,岳乐需要什么药材,无论有多么珍贵,都可以在太医院领取。

    一时之间,朝外宫内无不赞颂皇上的仁慈。

    安郡王心里呕得要死,却也不得不在身体刚好一些,就拖着病体前来谢恩。

    强行出来跑这一趟,岳乐的病更重了。

    但他却不能表现出来,若不然就是对君王心存怨望,康熙若是有心追究,便能治他个大不敬之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