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揆叙的箭和胤禛的符



    看见胤禛,杨慎急忙翻身下马,行了个军中礼,“四爷,标下甲胄在身,不能尽全礼,还望四爷恕罪。”

    “杨将军免礼。”胤禛也没废话,把人叫起来直接就问,“情况怎么样将军可是都安排妥当了”

    杨慎三言两语将自己的安排回禀了一遍,然后就垂首立在那里,等着胤禛的指示,心里盼望着这位小爷不要突发奇想地瞎指挥。

    无论是什么行当,都忌讳外行指导内行,行军打仗这一行尤甚。

    因为打仗是真的会死人的,一个弄不好,死的还不是一个两个。

    好在胤禛很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对他的安排有任何异议,只是笑问道“将军敢随我上山走一趟吗”

    “有何不敢”杨慎慨然应诺,右手已经按住了刀柄,语调铿锵有力,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然,“标下但有一息尚存,绝不会让那妖道伤了四爷一丝一毫”

    “好”胤禛为他豪气所慑,小手一挥,大声道,“走,咱们上山。”

    法保立刻响应道“奴才为四爷开道”

    如果不是怕影响士气,胤禛是真想让他滚回去。

    但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只能咬着牙大声说“好”

    于是杨慎和法保一个举着佩刀,一个举着桃木剑,走在最前面为胤禛探路,阿克敦和几个侍卫护卫在胤禛周围。

    至于揆叙,胤禛不确定他的武力值如何,也不想他受到什么损伤,便执意让他跟在自己身边。

    好在揆叙自知近身打斗不是自己的长项,也没有强求,挽了一张硬弓护卫在胤禛左右。

    对于自己的箭术,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凹子山之所以叫凹子山,是因为山顶正中有一个湖泊。若把整座山比作一个砚台,那湖泊便是砚池,山名便是取“古砚微凹”之意。

    这座山并不怎么高,上山的路径也只有一条,他们也不必考虑兵分几路,就顺着这一条路往上走。

    骑着马到半山腰的时候,山路开始陡峭,山石也开始杂乱尖锐,再开上如今是晚上,月光再明亮也不可能在一群人共同行走时把脚下照得一清二楚。

    所以,战马此时已经从交通工具变成了累赘,严重影响了队伍前进的速度。

    因此众人就弃了马,法保急忙退了回来,主动要求驮着胤禛。

    他这种说都不说一声就直接退走的行为,让最讲究令行禁止的杨慎气歪了鼻子。

    好在揆叙见机得快,在法保退下来的下一瞬间,他就疾步上前,顶替了法保的位置,不至于乱了阵型。

    杨慎是沙场宿将,只看揆叙挽弓和行走的姿势,便知道他箭术不凡。

    若是用揆叙换走那个一看就不靠谱的法保,杨慎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愿意。

    因而面对揆叙的时候,他可比面对法保时尊重多了,凡事都主动与揆叙商议。

    法保驮着胤真就走在二人身后,见他如此区别对,气得鼻子也歪了,低声暗骂道“真是个不识好歹的莽夫”

    胤禛拧了拧他的耳朵,示意他不要说话,专心赶路。

    法保哼唧了一下,闭嘴了。

    一行人大约走了两百多步,头顶那一轮明亮的玉盘突然光华昏暗。原本还能借着月光照路的众人,一下子便失去了视觉,黑咕隆咚的看不见路。

    有不少人来不及收住脚步,这个绊了那个,那个又绊了这个。哎哟声和咒骂声此起彼伏,乱糟糟的不成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