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千秋宴(二更)



八月,  长安城杨柳成荫,蝉鸣不绝。

        国子监亦刚刚结束每月三次一考的旬试。

        旬试在每一旬中的第九日举行,监生在旬试的次日,  能放一天短假。

        然则广文馆里的学官们却并未休沐,  陈铎唤来了国子司业和国子博士,  同二人在馆内议事。

        “不如,  就直接拿昨日旬试的卷宗,  来考校那霍家的长孙?那卷宗的内容都是大经的要义,  下官今晨阅卷时,发现只有李太傅家的长孙答得不错,  其余官家子弟的策论皆不尽如人意。”

        “霍家长孙刚满四岁,  就算再聪颖,也答不出几题。”

        陈铎额心的川字纹很深,  听罢这话,他蹙了蹙眉,  整个人的气质显得又严肃了许多。

        虽说他对霍家的权势和气焰嗤之以鼻,可近年来,  霍阆一直称病不朝,也从未动用过权柄,做过越格之事。

        恁地今年突然向圣上请旨,  一定要让他四岁的孙儿进国子监?

        这不太像霍阆的作风。

        当年骊国的四大书院全都拒收霍平枭做生员,  霍阆也很快就接受了皇帝的建议,将霍平枭送到了眉山习武。

        陈铎越想越费解,但无论霍阆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他孙儿若想进国子监,  也不是他一句话就能办成的事。

        广文馆的生员是有定额的,  如果突然有缺空,  修习四门学的寒门监生亦有机会参加每半年一次的升格试。

        表现优异者,才能破格跟勋爵高官子弟一起修习国子学。

        当然,寒门监生要参加的升格试,自然要比官家监生参加的旬试难得多。

        就算有寒门监生凭借努力被纳入了升格名单里,可通过考试的概率依旧极低。

        思及此,陈铎眯了眯眼,对国子司业低声问道:“四门博士选好参加升格试的监生了吗?”

        国子司业回道:“律学那位温姓监生表现优越,那里的讲官准备推举他参加授衣假后的升格试。”

        陈铎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待略作沉吟,复又开口道:“这样,不必拿旬试的试卷来考校霍家长孙,霍相既是对他这长孙的才智颇为自得,那就拿升格试的卷宗来考校他好了。”

        国子博士恰是陈铎以前的生员,亦深知这位师长的脾气秉性,陈铎比御史还不怕死,早年在官场上,他就得罪过不少官场上的同僚,但他却然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鸿儒大家。

        陈铎的能力和才学摆在这儿,加之皇帝也有意想遏制门阀士族的势力,想让官场上的新鲜血液多些寒门子弟,好能为他所控,所以才让性情耿直的陈铎一直稳坐在国子祭酒的这个位置上。

        不然,就他师长那臭脾气,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