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晋江正版-第2/5页
还好还好,这学记一篇,正巧国子监今天也考了,也是他前晚临时抱佛脚背下的一篇,还能记个大概。
霍乐识用毛笔沾了沾墨汁后,便飞快地在宣纸上写下“玉不琢,不成器”等经文。
一炷香/功夫后,霍乐识和霍羲都将《礼记》中的学记默写完毕,霍羲的年龄毕竟小了些,握笔费劲,写字的速度也比他小叔慢了些。
等苏管事将两人写完的宣纸递给霍阆看过后,霍阆淡淡地对霍乐识说了句:“还算有进步。”
霍乐识腆然一笑,视线却顺势往霍羲的宣纸上看了过去,见男孩只将学记的内容背下一半,而他却遗落了两句话,勉强比自己的小侄表现得好了些。
不过霍乐识想,像霍羲这么大点儿的孩子,有的连话都说不利索呢,能将《礼记》背到这种程度,已经算很难得了。
霍乐识离开通鉴园后,霍阆将霍羲唤到身前,他将小团子适才写的学记递给了他,不解地问:“你昨天还能在我面前一字不落地背出这篇,怎么今日就只能写出一半?”
霍羲赧然地垂下了小脑袋,软声回道:“孙儿有些忘了学记的内容,可能是昨夜睡得晚了,今晨起来就有些迷糊。”
“不过阿翁放心,孙儿今晚回去后,一定好好背书。”
霍阆眸色幽深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什么,只命仆妇将霍羲牵了下去。
等霍羲和霍乐识都离开后,霍阆仰首看向了即将颓败的玉兰花树,深邃的眼眸情绪莫测。
苏管事走到他身旁,却听霍阆似在自言自语,道了句:“霍羲现在去国子监的话,也能跟上那里的学业罢?”
这话虽是问话,却透着笃然。
苏管事想起适才的那场考校,愈发觉得小世子将来绝对会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霍羲分明能将《礼记》里的所有内容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可他这么小,却懂得掩藏锋芒,不贪图长辈的嘉奖,也没让他小叔在霍阆的面前丢了面子。
这等心思和见识,实在是让自诩见过许多才俊的他,都钦佩不已。
思及此,苏管事恭声回道:“回相爷,凭小世子的才智,当然能跟上广文馆的学业。虽说国子监要求监生十三岁入学,但先前也不是没有破例的,李太傅的孙儿李懿智力超群,在九岁那年,就破格进了国子监。”
霍阆觑了觑眼目,抱拳咳嗽了数声。
苏管事顿了顿,又道:“李家既是开了先河,我们将小世子送进去,也没人敢说什么。”
“只是…小世子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广文馆的那些官家子弟都比他年岁大了太多,相爷现在就他送进去,小世子他能适应吗?”
霍阆淡声回道:“他是我霍阆的孙儿,有何不行?”
苏管事眨了眨眼,突觉相爷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