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丧办【二合一】-第3/5页





    “堂兄多礼了。”赵弘润前两步,将赵成宜扶起,拉着他一同走向府内深处,同时口问道:“二兄回来了么?”

    他口的二兄,即是指禹王赵元佲的二子、赵成宜的弟弟赵成岳。

    相较兄长赵成宜,赵成岳颇有勇谋,似这等出类拔萃的姬赵氏本族子弟,赵弘润当然要重用,是故当初在他魏国攻陷河套地区之后,他向朝廷举荐赵成岳担任「朔方守」,使后者成为一位手握兵权、为国家镇守边疆的将领。

    不得不说,同宗兄弟,这是一柄双刃剑,杰出的同宗兄弟、包括同宗族人,事实确实是更加值得信赖、可以依靠,只是一个宗族,其难免会出现一些害群之马,仗着自己与王室同宗而仗势欺人、收刮民脂。

    “还未曾。”赵成宜摇了摇头,说道:“噩耗早已派人送过去了,不过朔方距大梁相隔千里,二弟他想在短时间内赶回来奔丧,怕是赶不及了。”

    “是朕的过失。”赵弘润歉意说道。

    听闻此言,赵成宜连忙说道:“陛下言重了。……二弟能为国家效力、为陛下分忧,家父心亦欢喜万分。家白事有敝下在,倒也无需二弟特地跑一趟,我前段日子见二弟在信说及过,那些被我魏人赶出阴山的林胡,或贼心不死,骚扰阴山、阳山一带,二弟正忙着操练军队,准备再给那些林胡一个教训……陛下,这边请。”

    “唔。”

    赵弘润点点头,跟着赵成宜转过庭园,来到了府邸的后院。

    在此期间,赵弘润也向赵成宜这位堂兄询问了五叔禹王赵元佲过世的缘由。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缘由,据赵成宜所说,他父亲赵元佲其实早在前几年已经是每况愈下,因此兄弟俩心多多少少也有数。

    而前一阵子,赵弘润在邯郸一带大胜以韩将乐弈为帅的韩军,消息传到大梁后,禹王赵元佲在府畅笑:“自此北韩不复为我大魏之患!”

    当晚,心欢喜、情绪高涨的禹王赵元佲,拉着儿子赵成宜在院子里喝了两杯酒。

    虽然赵成宜苦苦相劝,认为父亲有重病在身,不宜饮酒,但最终还是扭不过父亲。

    而事实也证明赵成宜的判断是准确的,他父亲赵元佲在与他小酌之后,当晚咳血不止,还没等宫内的医师赶到过世了。

    听完赵成宜讲述其父禹王赵元佲过世的经过,赵弘润心既是惋惜、又是感叹。

    他忽然想到了齐王吕僖。

    当年的齐王吕僖,也曾拖着病入膏肓的躯体,强行支撑着,而待等到他赵弘润率军攻破楚国的王都寿郢,齐王僖心情一放松,再也支撑不住了。

    禹王赵元佲亦是如此,在得知他魏国已彻底战胜了韩国后,心情一放松,也过世了。

    顺道,也带走了赵弘润的父皇赵偲。

    对此,赵弘润心毫无怨恨,因为他很清楚,无论是他父皇赵偲,还是禹王赵佲,此前早已疲倦不堪,只不过因为小辈尚未支撑起这个国家,是故苦苦支撑着而已。

    也正因为这样,赵成宜虽然悲伤,但是并不难受,因为据他所言,他父亲当晚虽然咳血不止,但最终却是含笑而逝。

    话说回来,先王赵偲过世的时候,其实也并无什么不甘心。

    这两位,皆是在达成心夙愿后平平稳稳地过世,从某度角度来说,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跟着赵成宜来到后院主屋内的灵堂,赵弘润一眼瞧见南梁王赵元佐坐在一条板凳,面似枯槁、目光呆滞。

    “他……似这样多久了?”远远指了指南梁王赵元佐,赵弘润询问赵成宜道。

    赵成宜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南梁王赵元佐,压低声音在赵弘润耳边说道:“大概四五天前回到大梁的,闯入府邸见过家父的遗容后,一副失神模样,家母叫我搬了个凳子,他大概已经坐了三四天了,每逢用饭时我都去问他,他说都没有胃口……”

    在向赵弘润解释的时候,赵成宜的表情异常的古怪。

    因为在赵成宜看来,他父亲赵元佲可谓是在毫无遗憾、毫无不甘的情况下安然过世,虽然当晚有咳血的迹象,但那只是老父亲不听劝告、喝了一些酒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