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改变(5300字)



        近万人前来报名参加南诏国太学院招生,其中从南诏国外来的人中,有近三千之数,而南诏本国之人有七千。

        第一步筛选,剔除了一些心志不坚,纯属是来凑热闹的,余下九千人。

        第二步筛选,剔除了一些太过年幼,不满6岁者,又剔除了近五百人,这些人及其家属,都被好言相劝,令其过一些年,待其长大一些再来。

        第三步筛选,又剔除了一些太过年长,超过五十岁且身体不佳者,好言劝走,并发放了路费,令其返家。其中有心志坚定,坚持要留下的数人,拜月教众禀报了拜月教主后,将其留了下来。

        经过了五天的初步筛选,剔除了近半数人,只余下五千来人,其中南诏本国人与外国人各半。

        而后,开始逐一签署入学契。

        到了此时,近两千多名外国人员中,只有千余人没有异议,签名画押,其余近半数不愿意签署入学契,他们宁愿缴纳高额的束脩,对此,拜月大手一挥,都同意了下来。

        拜月知道,愿意签署入学契的人,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或是小地主家庭出身,对他们而言,用二十年工作来换取一个晋升之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而那些不愿意签署入学契的人,定是各国富裕家庭或是官僚家庭出身,对他们来说,宁愿花上一笔巨款,也不愿意蹉跎岁月。

        对于这些?  拜月通通都不在意,一视同仁?  并未另眼相待。

        筛选完毕之后?  没有选中者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选中者,等待分班。

        分班?  按照年龄、各人意愿?  选择所学专业。

        其中因所学不同?  又分为文化和技艺两类,通俗来讲,就是现代的大学和专科的区别。

        未满16岁者,一律强制选择文化类为主业?  辅以武功类?  再选修一门技艺,如铁匠、木匠、种植等等。

        满16岁者,可自由选择一门主业,再选择一门副业。

        其中又男女分班?  各不相交集。

        待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举办了开学典礼后?  太学院开始了教学工作,只是,等这一批人成长起来,可能要三五年后了。

        …………

        另一边,参加了拜月的开学典礼后,陈恒之一行人又回到了长安城。

        毕竟,刘晋元身为新科状元,差不多也该去吏部点卯,等待了近月时间,朝廷已经分配了职务下来,东宫太子侍读兼翰林院编修。

        《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部·太子侍读》有言:太子侍读者,东宫官属,选用文学之士,侍奉太子读书,讲读经史,属正七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