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求解-第2/3页





        小翠有气无力道:“唉,说出来有什么用,我想在村里再买些荒田种棉花,家里有了牛开荒也方便不是,结果和阿娘说了,她不仅不同意,还把我数落一顿,说我胡作非为……”

        小花听了后说道,“如果种棉花种不活怎么办?阿娘可能也担心吧。”小翠道:“怎么可能种不活呢,村里每家每户都种过棉花,以前是家里吃不饱,所以才种的少,现在咋们家里不缺吃喝,良田五两银子一亩,荒田只要一两银子一亩,又有牛开荒,根本不怕种不活。就算家里忙不过来,找村里人一起种就可以了。阿娘就是老古板。”

        小翠越说越气,小花也不知道怎么办,想了半天说到:“姐,你可以找阿爹商量一下,如果阿爹同意了,再去劝阿娘不就好了。以前阿爹经常在外边打短工,不在家找不到人,可是现在一直在家里,你去问问阿爹吧。”

        小翠犹豫了下,觉得可行,就匆匆出门了。走在田埂上,远远就看见阿爹架着牛在犁地,快速的跑过去拉着阿爹的袖子就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小翠爹从一脸懵到原来如此的表情,放下犁巴走到田埂边坐下,终于听完了小翠的诉说夹杂着告状。不知道的还以为后娘虐待了小孩。

        小翠爹犹豫半响后说道:“你娘说的没错,荒田好买不好侍弄,哪有开荒花了大精力不去种粮食的?土地是庄稼人命根子,不假,遇到荒年,粮食就是命,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你埋怨你娘想多了,这是不对的,你可知道,你娘怀小谷的时候,差点就没生下来。”

        看着小翠一脸不相信,小翠爹无奈的接着说道“就是你五岁的时候,那时遇到干旱,庄稼收的粮食连粮税都不够,缺的部分是可以用银子去抵的,没有银子的只能把家里田地卖给地主家,得的银子交完税,剩下的去县里买粮根本买不了几斤,价格贵的吓人,最后去县里乞讨的,帮工的,得的粮食连自己都吃不饱,还好村里背靠大山,大多去山里挖草根,剥树皮,找野果野菜才勉强活命的。当时你爷留了心眼,交梁税时偷偷扣下来一半的粮食,剩下的用银子抵的,不然粮食交完税,用银子去县里买粮,咱这大家早非饿死不可。后来爹和你大伯去县里到处找短工,看见不少人饿死在路边,衙门刚开始会施粥,可架不住人多啊,后面粥就停了,有些走不动的饿死的,衙门直接收尸扔到乱葬岗,怎是惨字了得啊!还有那离县里远的村落,听说死的人更多!不敢想,之后几年才好转。”

        小翠听罢,一脸不可置信,难惯自己这么怕饿,看来是小时候饿过肚子的。人记不住,可是肚子记的住啊。看来能活到现在也是不容易的。难惯家里人这么谨小慎微,都是经历苦难的。

        从田间回到家,小翠坐在何氏旁边,一起纺线,何氏看了一眼没说话,大伯娘做饭时又去织布,一刻也不闲,很是认真。

        小翠这段时间干活很是认真,现在家里织布卖布挣到的钱,完全比种田挣得多得多,小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准备买荒田种棉花的心蠢蠢欲动,心里忍不住的想,自己种棉花,采收棉花,去籽、纺线、染色、织布、制衣,所有都可以自给自足,再也不需要花钱去县城采买棉花了,把棉花变成布,挣的钱会更多。织的布不仅可以卖到村里,还有邻村,甚至还可以在县城赶集的时候去卖布,粗略算一下,扣除成本,每月至少可挣五两银子。可是现在是在县里买的棉花,加工好的弹好的棉花,每月扣除成本最多只得三两银子,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