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局势不妙(求订阅,求月票!)-第2/2页
    
    总之,太平军上下,投机分子太多了,德行败坏之辈太多了,占据了九层之多,现在之所以能团结起来,主要是乱世来了,太平军军队上还未出现大的败仗,占据了局部的军事优势。
    可是一旦出现了败仗,一旦有较大的诱惑,一旦出现了变局……总之这些官员,这些将领,极端不靠谱。
    只是不靠谱,也要任用,有些人还要重要。
    正所谓是,用人之长,天下尽是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要感谢这些投机者。
    没有这些投机者,白莲教根本没有造反的空间,哪怕是侥幸造反了,也很快会被扑灭;只因为这些投机者的存在,才让大楚一片混乱,太平军才能存活至今。
    对于这些投机者,不靠谱者,刘秀采取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不断的洗脑,讲道理,讲利益。喜欢听道理的,讲道理;喜欢听利益的,讲究利益。两者不断的结合,不断的洗脑,转变这些投机者。
    正所谓是,谎话说得多了,就是真理。
    可能某些言论,第一次听不相信,第二次听也不相信,第三次听也不相信,可是几百遍,几千遍,不断的灌输,渐渐的麻醉着自己,很多人相信了。即便是不相信,也要假装自己相信,这样才能免得被孤立。
    然而,很多人,往往是从假装相信,最后变为了彻底相信。
    十个投机者,只要有一个死忠,就足够了。
    另一个办法,就是不断的培养人才,最好建立学院,或是童子营之类。
    大人们思想已经成就了,洗脑很困难,洗脑很费力。
    可是十岁到十五岁之间孩童,却是最好的洗脑对象,是造反的主力军。
    就像历史上,对洪秀全最为忠臣的不是杨秀清,不是韦昌辉,不是石达开,而是李秀成,陈玉成。
    针对着三州之地,太平军的种种不足,刘秀想着一个个建设方针,一个个改革方针,可能有诸多的不足,可能有些空想,然而这是逐步正规化的开始,是种田大业的根本所在,也是乱世的生存根本。
    种田很重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何养,还要看种田水平。
    随着大楚震慑减弱,天下进入了乱世,而这场乱世不是三五年能结束的,需要漫长的拼杀、角逐、淘汰,短期看是军事实力的比拼,从长期看,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