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在古代搞基建32



因着薛裕特意交代,土豆于北方地区只能耕种一季。现在耕种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元熙帝便先将所有的土豆发往南方,北方发的是红薯。系统出品的红薯属于四季薯,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这次正巧能赶上种成北方的冬薯。而南方再过一两个月,便是小麦的收获季节,小麦收获之后便能够将土豆和红薯接上种植。

        梧州地处偏北方,虽说地理位置不错,可梧州没什么特产,与其他州府相比就比较不起眼了。整整一个月的天花让这个本就不算富裕的州府情况更加严峻了。

        梧州知府姓林名桐,此时正在发愁自己今年的政绩。

        天花给梧州的伤害不可谓不大,即便朝廷反应及时,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将天花摁死在梧州没有扩散出去。可就是这一个多月,也耽误了不少事儿。

        这场天花的出现不管是对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场无妄之灾。那些做生意的大商人们每日待在家里,计算着不能开店的日子会亏损多少,简直心在滴血。寻常百姓还有自己的小营生呢,摆小摊儿赚个活命钱的基本都是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夫妻,因为天花,这些路边的摊贩被全部取缔,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了,这群人整日愁眉苦脸,那一个月过得简直是生不如死,没日没夜的在思考未来该怎么活下去。

        城里的百姓们在思考没了银钱该怎么办,村子里种地为生的农民们日子就更难过了。

        地里的庄稼是娇贵的东西,一天都不能离了人们的侍弄。在那一个月里,即便朝廷下令非必要不准出门,那些村民们也会偷偷的跑去地里侍弄庄稼。天气炎热,不多加浇水没几天地里的庄稼便能被晒得枯黄。这让那些村民们怎么坐得住,庄稼收成关系到他们未来一整年的生活,为了以后的日子,他们也不可能听从指令一直呆在屋里不出来。

        村子里本就管的不严,村民们便仍然像往常一样每天起来给地里浇水施肥除草,除了不再与旁人说话接触、不能去镇上赶集,他们的生活与往常没什么两样。村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知道这些人也是为了活着为了秋天的收成,不然谁会冒着死亡的风险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儿呢。

        这是那些没患病的村子的常态,大家都抱着一些侥幸心理。

        那些患病的村子呢?

        李家村作为最开始发现的村子,在元熙帝的命令下达之前,便被知府下令封村。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宣判死亡。天花的传染力之强不容小觑。便是李二狗与李大壮一东一西,不过三四天的时间,整个村子便都染上了天花。

        李二狗与王翠花实在命苦。他们俩家中无存粮,去年的收成交了税赋之后没多久就吃完了,平日里就是指着王翠花纳的鞋子去集市上卖掉换上几日的食物。可李大壮得了天花的事儿一经传出,不久便有官兵前来封村。李家村赶集的人出不去,李二狗家便断了粮。

        李家村不富裕,村中一般一家四五口人,大部分人家的存粮都不多,一家子吃都紧巴巴的,更别说借人粮了。家中存粮多些的就那几家,一家就是给儿子买书的李大娘家,一家是平日里常去赶集的李二狗三叔家的李哥,可这个三叔还是李二狗舔着脸硬喊的。李家村一个村子都姓李,往上数数,一整个村子都沾亲带故的,李二狗和李三叔的血缘关系都不知道远到哪里去了,平日里让李哥帮忙从集市上卖鞋子买粮食都够麻烦人家的了,李二狗怎么还有脸问他们借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