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最后一次室内录制



 路阳有时候会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时代。

 短视频和流媒体,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是路阳那几首歌能走红,离不开这两个渠道的推广。

 但是也有很多人吐槽,短视频神曲和流媒体的播放模式,正在毁掉华语音乐的生态。

 对于这一点,路阳也深有体会。

 当大众习惯用数据去衡量一首音乐,一切都为速度服务时,会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不再去追求慢的东西。

 即使是精雕细琢,也是奔着神曲的方向去做歌。

 毕竟当前的环境下,歌曲的变现能力,完全和歌曲热度挂钩。

 路阳那几首歌在各大音乐平台,都是免费的。

 但是网友在平台上听歌,在拍摄短视频时使用他的歌做BGM,都要按照流量给他分成。

 这部分的收入,比很多音乐人的数字专辑销售还要高。

 现在做歌,只会强调副歌是不是足够洗脑,流行度是不是够高,有没有机会成为短视频神曲,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口水歌的泛滥。

 同时,听歌的人也越来越没有耐心。

 不过媒介的变化,形式的更迭,并不意味着只剩下灾难。

 流媒体和短视频的确拉低了音乐行业的门槛,却也给了很多独立音乐人、小众歌手、行业新人们展示的机会。

 甚至是普通人也有途径表达自己。

 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挑战不在于有没有变化,而在于怎么利用变化,做出好的东西来。

 《烟雨成舟》在一定程度上,就属于是速成歌曲。

 而且路阳确实做的特别快。

 从进棚到录制完成,只花了半个小时,编曲和后期制作,一个下午就全部搞定。

 然后火速被送到了杭城宣传部。

 结果半天就得到了回复,这首歌并没有通过他们的挑选。

 理由是歌词太过于咬文嚼字和辞藻堆砌,旋律感也比较小众。

 他们希望主题曲是恢宏大气的,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最好能把市领导亲自写的几句口号,融入到歌词里。

 听完他们的要求,路阳就明白他们到底是想要什么样的歌曲了。

 不过时间紧迫,节目录制在即,就算系统给了他适合的歌,他也没时间去钻研了。

 ……

 酒店内。

 “哼,这么好的歌他们都看不上!”

 应薇雨嘟囔着,满是不悦。

 “这根歌怎么样无关!”

 周青捧着咖啡杯,看着窗外悠悠说道,“算了,反正歌也录了,你跟公司的业务部和新媒体部联系一下,找个时机发了吧!”

 “嗯!”

 应薇雨点着头,“那这个主题曲,就不弄了?”

 “时间上已经赶不及了!”

 周青说道,“不要顾此失彼,因为这么一件事,耽误了这边的节目,明天他们是不是就要正式录制了?”

 “对!”

 “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周青伸了个懒腰,她还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下路阳,特别是他的现场实力,这对后续的宣传和培养计划,至关重要。

 另一边。

 路阳并没有把《烟雨成舟》投稿失败的事儿放在心上。

 本身节目的排练也挺忙的。

 即使到节目录制当天,最后上台的前一刻,他们还在忙着修改。

 “间奏这一段儿换成板鼓怎么样?”

 付吟听着彩排时录制的音频,跟路阳交流着,“我是觉得民族打击乐的部分还是少,但能换的似乎也只有这块儿了。”

 “那我可以定音鼓和民族鼓一起敲,您看怎么样?这样既不缺原来设计的力量感,也有了民族风的美感!”

 “嗯!”

 付吟竖起大拇指,对路阳的新构思连连称赞,“不错不错,这一下让我茅塞顿开,你敲一下我听听,看怎么样!”

 “好的!”

 路阳按照刚才自己说的,演示了一遍。

 付吟听完后,点着头说道:“味道是对了,那种感觉也有了,但如果副歌的时候,也能这么做就好了!”

 “副歌那部分本来就比较忙了,要是再这么加的话,观众听了可能会觉得累,打击乐毕竟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抢了人声和其他乐器的风采!”

 “行,那就这样吧!不改了!”

 “……”

 和之前一样。

 中午过后,录制正式开始准备。

 现场的观众入场完毕,节目组各部门也准备就绪。

 候场室。

 音乐人们闲聊着,何绍华走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