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辩论还是讲学?



 事实上杨子正如此说完之后,四公子都是皱着眉头的,因为他们的复社理念是‘复古’,虽然表面上打的是文学复古,可谁都知道他们也打着‘揭露权奸,同情民生’的的旗帜的。

 要不然为什么江南三千学子会加入他们?

 杨子正的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这三条理论多少与复社的主张有点相似性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陷入了深思。

 “子正,你的意思只要是在你说的三个‘凡是代表’的提倡内就是对的?”方以智若有所思的问道。

 “不,这只是前提。有时候是不是代表着国家与社会发展?是不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很难界定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古以来就不缺少把自己的伪善说成是行善的,把自己的伪忠说成是忠君爱国的。像有的家族天天喊着忠君爱国,却屹立数千年不倒,既然忠君爱国,为什么千年不倒?不随某一个君王的倒台而去?为什么每次改朝换代第一个跳出来投诚的是他们?”

 杨子正的话说得四公子与吴绮、张养重以及陈维崧目瞪口呆,这也太敢说了吧?大家都知道杨子正说的是谁,不就是孔家嘛。

 “所以,有了三个‘凡是代表’的前提,我们还要用一套方法来确定是不是真的符合三个‘凡是代表’,这个方法就是辩证法,就是通过辩论证明是真的符合三个‘凡是代表’,还是假的,所有的主张必须得,如何?如何推动先过文化?如何代表?用辩论证明。”

 “最后,用来证明是否是真理。”

 “子正,这就是你说的思想学的一部分吗?”方以智问道。

 “算是吧,我想了一天,我觉得思想学这个称呼不好,应该叫哲学,‘哲,知也。’智者、聪慧之思想学问,从心出发的学问。”杨子正笑道。

 “儒家有孔门十哲,亦有‘古贤先哲’的说法,更有对有思想品德高尚者称为‘哲人’的说法。子正所称名为‘哲学’,妙啊,从心出发的学问,妙。”方以智兴奋的拍了拍桌子,他突然觉得杨子正的理论更高级,比复社提的更有深度。

 “子正,你这辩证法倒是新鲜,颇有《易经》中阴阳对立的意味。”陈贞慧抚须笑道。

 “但对立中有统一,这才是辩证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我所想的科学看似跟哲学不相关联,但实际又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很矛盾啊,既然对立哪来的统一?”冒襄不禁插言道。

 杨子正正准备显摆一下,谁知道被方以智抢答了,看得出他对杨子正还要对辩证的说法更拥护。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阴阳皆为对立,但又相生,这就是统一,万事万物皆因对立与统一在一起,这才有了天地万物。子正,你为我师也!”方以智发神经似的又站起来朝杨子正行师礼。

 不仅杨子正懵了一下,其他人也懵了,这又被降服了一次?

 “密之,是师是友并不重要,共同进步才重要,我们不要有这么多的虚礼。”杨子正连忙扶起方以智。

 其实方以智之所以一再的行师礼,皆因为他读书是真为学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功名。

 可能四公子中冒襄与侯方域多少有点为了政治利益,但方以智与陈贞慧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学问申张的。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余以为学问学问,有学也要有问,只学不问不叫学问,那叫学舌,没有自我的作他人附庸罢了。”

 杨子正没来参加宴会之前他就知道,今晚肯定是要与四公子舌战一场的,没办法,人家四人齐出场了,不讨论些敏感话题是不会罢休的。

 “那子正如何看待天主教?”侯方域问道。

 “一个大敌,但暂时不用太担心,数百年内不会有威胁。他们正在寻找如何让他们的天主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还没有找到完美的方案。”

 “哦,那大敌怎么说?”侯方域继续问道。

 “在(它们的教义)中,(劝人向善,反思罪恶,向主忏悔,)就会得到(主的宽恕),死后就能上天堂。从这个教义上来说,跟佛家的积善成佛,儒家的大善成圣,道家的修善成仙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有一个最为可怕的点,那就是皈依了那就得把身心卖给主,成为**的奴隶),为其卖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