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汴江



 燕莺看到这一幕眉头一皱,将她们赶走,像老母鸡护鸡崽一样守着他身边。

 弈世将来可是驸马爷,怎能被他们勾引?

 一夜过后,船顺着大江一路南下,在日升之际到达汴江。

 众人低调下船,他身份是来自泰京的大家族旁系,到汴江做生意。

 就在昨晚,已经联系上酒楼掌柜,就等弈世交钱。

 楼很大,很气派阔绰。

 “掌柜的,你家楼规模不小,怎会落魄呢?”弈世问。

 “唉,少爷,家父在世时此楼还是汴江数一数二的大酒楼,可之后大厨得了风寒死了,还没来得及教会徒弟就死了。”掌柜苦笑。

 当然不会像他所说的简单,八成是自身经营问题。

 一栋酒楼,肯定要靠味道、声望,可一旦风评越来越差,便会逐渐走向末路。

 也有可能是老百姓们吃腻了,他们不换新菜。

 “不满少爷你说,鼎盛时期,此楼还是文山书院开宴举办地,那可谓风光无限,人从门口堵到绿江街。”老掌柜脸上露出一抹自豪。

 “哦?文山书院?掌柜仔细说说。”弈世精神一震。

 啊这......天助我也啊。

 虽说他本人不懂诗律,初高中语文忘了许多但也够用。

 “少爷您外地来的,有所不知,文山书院是汴江第一书院,每五年定期举办一次书宴,到时五湖四海的文人都会前来观光。”掌柜笑呵呵解释。

 弈世秒懂,好比奥运会开在自家门口,在古代场地成本低,不用花上亿造鸟巢。

 举办地赚的盆满钵满。

 “行,三百两,这栋酒楼我买了。”弈世点点头,让燕莺给钱。

 少女有些心疼,三百两说花就花,还是花在酒楼上,不值得。

 佃户一年顶多赚十两二十两银钱,三百两对于他们来说天文数字。

 “燕莺,你派人去找多点说书先生,顺便找多一点工匠木匠。”

 “公子你找工匠木匠干甚?”

 “我要出书。”弈世微笑。

 “出书?那招几个书生写书就好了啊。”

 弈世笑而不语,后秦想要出书,要么靠自己写,要么就是靠别人照着模板写。

 很巧的是,他前世闲得无聊关注许多个视频博主,还真就记下了雕版印刷术大致过程。

 雕版印刷术制作流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简单易懂。

 还真就不是难事。

 再花一百两买了栋大院,弈世体验到住别墅是何等爽快,房价和他想的差不多。

 明朝万历四十年,东林党人杨建烈买了一处两进四合院,面积约为600平方米,花了300两银子。

 侍女们忙东忙西,石大壮和弈世前去荒山野岭上找了一上午,到中午才满载而归。

 他第一时间找来厨子。

 “哈?掌柜,你要教我做饭?”厨子听完后大跌眼镜。

 什么情况?掌柜过来教他做饭?荒诞啊。

 “你听着,我教你一种做法,叫炒,这个东西叫做锅,先把这玩意下锅,烧热。”

 厨子越听越糊涂,这黄黄的东西又是什么?这个黑不溜秋的铁皮又是什么东西?

 “掌柜的,这是啥?我没见过。”

 “这东西叫做菜籽油,还有这东西,叫做辣椒。”

 弈世一个一个给他们解释,但上了年纪的厨子们不愿接受新的事物,说了半天依旧是懵懵懂懂。

 他放弃解释,直接拿过锅铲,亲自下厨,前世跟着网络视频学过一手做菜,比起大厨们丝毫不弱。

 后秦炼铁术发展有几十年,锅还未被发明出来,弈世便当一回爱迪生。

 热锅,下油,将油炒热在下姜蒜辣椒酱油爆香,然后放肉,不一会便冒出热气。

 “呼......好香啊。”一路跟来的姑娘们纷纷探出小脑袋,瞪大眼镜嗅着鼻子。

 厨子们望着一盘盘色泽鲜艳的菜,也觉得不可思议。

 “来,你们尝尝。”

 尝过味道之后,厨子们对自身厨艺出现怀疑。

 掌柜的都比他还会做饭?

 “你们照着我的办法,今天每个人都得学会。”

 不止如此,弈世还哪来条约,要求厨师们签保密协议,将来可是酒楼机密,绝对不能泄露。

 在前世,辣椒是属于国外物种,直到明末清初时期才传入华夏大地,但时空不同,在后秦也有辣椒、油菜。

 这一切还得归功于脑海中那本书,永乐大典!

 目前永乐大典只有寥寥几页而已,而这几页都是一些关于农作物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