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道君皇帝真迹



 第81章 道君皇帝真迹

 第二天上午,陈予权胳肢窝下夹着个棕色公事包,鼓鼓囊囊的,和李欣然一起打车去琉璃厂。

 对这一趟琉璃厂之行,老实说,李欣然不抱任何希望。

 “我跟你说,那地方就是制假售假的大本营……不是行家,在那里百分之百买不到真家伙……”

 李欣然本来不想说的,这家伙牛逼轰轰,似乎无论什么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就让他去琉璃厂吃个瘪又如何?

 将来,李记者也有嘲笑打击他的资源!

 不过想想,好歹现在大家也算是朋友,看着朋友跳火坑而不加提醒,好像也不是那么仗义。

 “你也说了,是行家就能买到。”

 陈予权笑道。

 李欣然翻了翻白眼,都懒得多讲了。

 这家伙的心态,不是一般的好。

 “我又不想去捡漏,就是真金白银交易,他们有好玩意,能不拿出来吗?”

 说着,陈予权拍了拍棕色公事包。

 包里装的可都是钱!

 前天刚从财务那边提出来的现金。

 这次来首都,陈予权带了存折,带了支票,也带了大量现金。

 九十年代,做生意就是这么麻烦。

 “行,只要你不怕上当。”

 面对这样自信满满的暴发户,李欣然无话可说。

 半小时后,出租车抵达琉璃厂。

 两人慢慢溜达,四处看看。

 李欣然承认,古董方面,自己是外行,所以基本不发表意见,只是看个新鲜。

 陈予权倒是一副行家的样子,偶尔在摊位或者店铺前停留,拿起一些小玩意欣赏,店主或者小二立马就热情上前,口若悬河。

 这两位,看气度,看衣着打扮,就不是普通人。

 肯定是那种不差钱的主。

 关键还这么年轻!

 这就意味着没啥经验,在古董市场基本属于菜鸟级别,太好忽悠了。

 遇到这种冤大头不宰,简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不过没啥效果。

 陈予权就是看看,不出手。

 在店主痛恨外加鄙视的眼神中,扬长而去。

 “哎,你到底打算瞎逛到什么时候?”

 李欣然不满意了。

 对她而言,这么瞎逛简直浪费时间。

 而浪费时间是她最不能容忍的。

 “快了……”

 陈予权一笑,信步走进一家名叫“墨香斋”的店铺。

 一看就是经营文房四宝的。

 店内布置古朴,光线略显昏暗。

 经营古玩的店铺,就没有几家是灯光明亮的。

 一方面是为了营造某种神秘气氛,另一方面,就是想让顾客朦朦胧胧看不清楚!

 增加打眼的几率。

 来的顾客倘若都是行家,谁都不打眼,那让店铺老板喝西北风去?

 这回,陈予权没有再“瞎逛”,一进门就看中了一对白玉镇尺。

 镇尺这玩意,是镇纸的一种,长条形,看上去像是一把尺子,通常都是一对。

 “咦,这对镇尺倒是蛮精致的……”

 李欣然首次发表意见。

 她可没忘记此番琉璃厂之行,陈予权的目的是什么。

 给童老师的进门礼。

 童老师精通书法,是中央电视台有名的“书法大家”,这对白玉镇尺,倒是非常合适的礼品,刚好配得上他的身份。

 文化人嘛!

 “小姐,您真是有眼光!”

 不等陈予权开口,店老板已经笑眯眯地走过来,大声赞叹。

 “这位小姐和这位先生,一看就是行家……我这对牡丹镇尺,可是道君皇帝的御用之物……您瞅瞅这瘦金体,再瞅瞅这花开富贵的牡丹,可都是徽宗爷的御笔!”

 宋徽宗号称道君皇帝,后世鼎鼎大名。

 虽然做皇帝他老人家是失败的典型,靖康事变千古之耻,但书画双绝,自创瘦金体,在书法和绘画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说他是里程碑似的人物也不过分。

 他的很多书法真迹,在古玩市场和书画市场都有极高的价值。

 李欣然不懂古玩,但对书法和绘画,略有涉猎,一听就撇了撇嘴,有点不屑地说道:“老板,你就别吹牛了。”

 还徽宗爷的御笔!

 这镇尺上的对联和牡丹图如果真出自宋徽宗之手,他们这小店还不得当镇店之宝供起来?

 至于就这么摆在柜台玻璃下!

 一副“任君采撷”的低贱样儿。

 店老板三十多岁,小眉小眼的,看上去特别精明,当即叫起屈来:“小姐,我庞老三可半点没吹牛,您要不信,四下里打听打听,咱老三是什么样的为人……这对牡丹镇尺,如果不是真品,我当着您的面,把它给吃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