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第2/4页
周叔在旁边抹眼泪,黎炀也有些动容,老狐狸虽然擅自更改他的剧本,但对顾烨却是真心实意的好
顾烨相对来讲要平静许多,虽然眼眶通红,但好歹没有像张道渊一样哆哆嗦嗦
顾烨掏出手帕递给张道渊:“世伯,莫伤心了,您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您这样,父王若在,该笑话了”
张道渊狠狠的抹了一把脸,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烨儿,告诉我,顾府到底发生了什么,朝廷的判决书上说你父王暗中襄助荣亲王谋反,甚至还勾结突厥,这不是放他娘的狗臭屁吗?!”
所以说,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些人看着一身正气,光风霁月,但实则脏话储备量并不比普通人少
顾烨黯然低下头:“我也不是很清楚,这大半年来我想了很多,异样大概从去年荣亲王事变便开始了”
黎炀见其要开始讲述,便拉着顾烨坐下,一张桌子四人围坐,正好一人一边,但黎炀偏搬着椅子坐到了顾烨旁边,一脚踩着顾烨椅子下方的支撑,侧对着他,同时抓过顾烨的手放到自己膝上
顾烨转头冲他笑了笑,那笑有点勉强,但却多少能给黎炀一点安慰,让他不必太过担心
据顾烨所说,元隆二年夏,荣亲王府一夜变天后,镇北王便察觉到了皇帝想要收拢兵权的决心,太宗时期被封亲王的荣亲王是各地手握兵权的藩王中势力最弱的,因此也成了皇帝杀鸡儆猴的首选
镇北王猜测下一个会是自己,毕竟顾家是大曻所有藩王中唯一一个异姓王,没有先拿顾家开刀已是格外开恩了
虽然有寒心,有悲愤,但镇北王是个通透又豁达的人,他深刻的明白王朝建立之初立藩的必要性,也清楚的了解王朝稳定后削藩的必然性
面对削藩,历史上不乏为保权势举兵造反之人,但也有为了生灵不遭涂炭而放弃富贵之士
顾家便是后者,自□□时期,顾家先辈便制定了祖训:不恋权,不贪势,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因此镇北王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之所以没有主动隐退,是因为目前大曻还没有合适的能替代他的人出现,何况顾家世代镇守金州,享受百姓的供养和爱戴,他也实在不放心将这片土地交到他人手中
如今金州经过顾家三代的经营,不说铁板一块,但也防备充足,只要不是内乱,突厥很难突破金州的防线,皇帝既已决定削藩,顾家不若趁此机会激流勇退,至少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平安
只是镇北王有点不大明白皇帝为何选在此时削藩,虽然皇帝掌握的资源远多于各地藩王,即使强势削藩,各地藩王能有反抗之力的也没几个,但想要削藩,至少要先有可替代的人选,比如自己儿子,可曻高宗如今不过三十七岁,最大的儿子也才18岁,是按照继承人来培养的,绝不可能放出去镇守边疆,朝中也并没有颇有才干的武将可以替代藩王镇守边疆,如今,大曻的边疆并不算安稳,藩王们也还没有出现蠢蠢欲动的迹象,是皇帝太心急了吗?
但这些都不是顾家所要操心的了,皇帝既已开始动作,便不会停止,他不会给各地藩王反应的时间,否则极可能出现举兵造反之事,甚至如果各地藩王联合起来,他这个龙椅能不能坐稳都要另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