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刘邦西进-第4/7页
弱小的刘邦,由此逐步走向强大。
一路游击,是刘邦实力弱小的无奈之举。我就这么几千人,打一次正规战就没了。
二次招降,则是刘邦大智大慧的主动选择。你们坚守城池没有好处,只要投降,我比秦朝廷大方,给你们更大的利益。脱离秦朝廷,投入我的怀抱,大家利益共享。
第一次是谋士郦食其招降陈留县令。
这次招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为刘邦提供了经验,因为刘邦没有在陈留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刘邦军队也均告失利,无奈转移到南阳郡。
不过,陈留是刘邦西进过程中拿下的第一座较大规模城池,虽然不是通过武力攻取的,但毕竟也算一次大战果,对于鼓舞军心、振奋士气也是有很大作用的,也为刘邦以后和平解放秦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第二次是在宛城招降南阳郡守吕齮。
这次招降非比寻常,对刘邦团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招降吕齮之后,刘邦逐步控制了南阳全郡,在此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军队规模得以快速扩张,军需给养得到大量补充,为后来进攻咸阳打下坚实基础。
辅佐第一人,游击大师彭越。
彭越不是刘邦嫡系,而且最终结局太过悲惨,以背叛刘邦的名义被杀,被剁成肉酱,分发给各地诸侯,惨无人道,这是后话。
但是,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彭越始终坚定地站在刘邦阵营一边,打游击打得项羽怀疑人生,痛苦不堪。
彭越是昌邑人,常在巨野泽中捕鱼,聚众为盗,欺男霸女,干的都是杀人越货的勾当。陈胜和项梁相继起兵后,青年们血气方刚,想请彭越牵头,效仿各地豪杰起义。
彭越看到青年们太稚嫩,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和他们一起造反没意思,不想带他们混,青年们再三请求,他才答应,并和青年们约定:明早日出时集合,迟到者要斩首。
第二天青年们集合,彭越开始点到。
青年们没有规矩,毫无敬畏,竟然有十几人迟到,最搞笑的是最后一个人,不知是睡过了头,还是干其他什么去了,到中午才姗姗来迟。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这个人吊儿郎当,不懂军令如山。
彭越不爽了,我年轻也不小了,你们勉强我当老大,就要服从我的命令。既然大家约定了,就一定要执行,这么多人迟到,我不能都杀头,只好杀最后到的那个人。
彭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彭越亲自拉出最后那个人,亲自请他跪下,亲自斩首示众,随即设坛祭拜,颁布一条条军令。
直到最后那个人的脑袋滚到面前,青年们才意识到,坏了,起义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听彭越的话,就要挨他的刀,要掉头的。
大家开始畏惧彭越,坚决服从彭越。彭越率军四处游击,收编散兵,得到一千多人,开启了游击大师建功立业的新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