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项羽夺权-第2/6页





        项羽你打仗是厉害,但我更牛逼。我认为你这里不对,那里也是错的,你能咋办,还不是乖乖按照我的意见办。

        我宋义已经看透天下大势了,如今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已经到了薪尽粮绝的地步,困兽犹斗,必然会誓死突围。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好两败俱伤。

        我们楚国做法比较简单,坐山观虎斗,等到秦赵两军决战,两败俱伤之际,我们趁机突袭,必能一举击溃秦军,大获全胜,然后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将秦朝连锅端掉。

        我宋义的结论性意见是,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拼死相斗,我们楚军不管其他,先吃好喝好睡好,再坐收渔翁之利。

        宋义说完自己的指示意见,倚老卖老,又教训起项羽来。

        项羽小子,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你;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你比不上我宋义。

        我宋义就有这么一个缺点,见不得别人比我更牛逼,你能咋样?《楚国十必胜,秦国十必败》写好了吗?

        还没写好?回去写好,再来汇报。

        宋义打的主意也不错,反正秦国和赵国都不是我们楚国人,相互消耗我也不心痛,最好两个互殴,同归于尽。

        宋义想的是美,但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现实情况是秦军远强于赵军,如果在巨鹿围歼了赵军,那么秦帝国势必再一次成功演绎各个击破众诸侯的战略。

        众诸侯都不是省油的灯,聪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其他诸侯国不想历史重演,他们在接到赵国的求援后,也和楚国一样,义无反顾地派出主力军队赶往巨鹿。

        但是他们的做法却与宋义没有本质区别。

        宋义停留安阳四十六天,不向巨鹿前进。

        其他诸侯军虽然比宋义走的快,先到达巨鹿,但都驻扎在巨鹿外围、安营扎寨,远远地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没有一个带头的,诸侯军谁也不敢和秦军一决高下。

        项羽,你服气了吧,其实大家和我想的都一样,只是我说了出来,大家都想先作壁上观,让赵国和秦国死磕到底。

        宋义颐指气使,讥讽项羽还不满足,接着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

        一律斩杀,这只是托辞,委婉的说法而已。

        说的直白点,这就是针对项羽一个人发布的命令。

        宋义得意忘形之际,矛头直接指向项羽。

        宋义威胁项羽,已经很危险了,还一错再错。

        项羽迅速出击救赵的请求,被宋义四十六次驳回,还碰了一鼻子灰,积怨成恨,怒火满胸,早已对宋义起了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