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斯之死-第3/8页





        赵高害怕大臣们入朝奏事时向秦二世揭露他的罪行,为斩断皇帝与大臣们的联络,就忽悠秦二世,要亲小人,远贤臣。

        这个小人,就是赵高自己;贤臣,就是那些为国为民的大臣。

        皇帝陛下,不能再上朝议事了。先帝登位治理天下时间很久,所以群臣不敢做非分之事,不敢进言异端邪说。现在陛下正年轻,刚登皇位,怎么能跟公卿在朝廷上议决大事呢?

        为什么不能上朝议事呢?

        陛下还很年轻,未必什么事情都懂,现在坐在朝廷上,若惩罚和奖励有不妥当的地方,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大臣,这也就不能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了。

        为了显示自己的圣明,应该怎么办呢?

        陛下不妨深居宫中,和美人一起玩乐,坐等公文呈上,我们再一起研究决定,就不会遇到问题一筹莫展。这样,大臣们就不敢把疑难的事情报上来,天下的人也就称您为圣明之主了。

        赵高的忽悠很成功,秦二世的脑袋不好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己既能作圣明之主,又能好好享受生活。

        秦二世看到宫中众多的美女和珍宝,再想到枯燥无味的朝政,开心地听从了赵高的主意,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见大臣,深居在宫禁之中,不理朝政,肆意地玩耍。

        赵高总在皇帝身边侍奉办事,一切公务都由赵高决定。

        我们不要忘了,赵高大人位居郎中令,掌管宫廷侍卫,没有赵高的允许,谁也见不到皇帝。

        这招可狠了,直接掐住了李斯的脖子。

        我是二把手,总是见不到一把手,赵高你难道不知道一把手二把手矛盾定律吗?你肯定是故意坑我。

        李斯对此很不满,又无可奈何。

        赵高决定再坑李斯一把,反正多坑一把也不算多。

        明知谁劝谏秦二世干好事,谁就得死,赵高还故意忽悠李斯。

        函谷关以东地区盗贼很多,现在皇上不仅不管,还加紧遣发劳役修建阿房宫,搜集狗马等没用的玩物。我想劝谏,但我的地位卑贱。这可是您丞相的事,为什么不劝谏呢?

        赵高又下了一步好棋。连我这个地位贱卑的宦官都知道要劝谏皇帝,你作为丞相,难道都不会去劝谏皇帝吗?

        不劝谏,也不敢担当,我赵高都看不起你李斯。

        李斯脑袋大了,劝谏皇帝这种事情很危险,可是国家糜烂如此,作为丞相,不劝谏肯定也不行,还会被赵高鄙视。

        李斯不想被赵高鄙视,又看到赵高瞬间充满了正义感,心里就放开了对赵高的戒备,诚恳地请求赵高大人帮忙。

        赵大人,事实确实这样,我早就想劝谏了。可是现在皇帝不临朝听政,常居深宫之中,我虽然有话想说,又不便让别人传达,想见皇帝却又没有机会,您可得帮帮我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