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章邯出关
章邯和秦二世告别之后,来不及调集正规部队,临时组建了骊山刑徒军。千万不要着急,这可不是一支鱼腩部队。
章邯出关,是陈胜起义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从此,陈胜只能不断地收到坏消息,直至自己覆亡。
从大败周文大军开始,章邯越战越勇,屡战屡胜,一路追击陈胜的军队。
一个要逃,一个要追,都好累,都没有喘息的时间。
章邯这个人很厉害,也不容易,带领骊山邢徒军四处救火、镇压起义军。
之前他只是秦王朝少府,掌管皇帝庞大的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是皇帝的铁杆亲信,按道理来说也算是一个肥缺,出去打仗也不关他的事情。
可是命运弄人,偏偏注定章邯要出名。
如果章邯不出关作战,就没那么多事了,历史上也许会记载一笔“项羽入咸阳,章邯卒”,或者压根就不会记载章邯这个人。
胡亥登基为秦二世后,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不把大臣当人看,一路杀戮,假借罪名互相株连。满朝震惊,恐惧不安,凡进谏的都被认为是诽谤朝廷,都送去与秦始皇作伴。
陈胜吴广起义后,有的大臣对秦二世说有人造反了,请皇帝派兵镇压。
正常来说,作为一个皇帝,自己的帝国遭到叛乱,第一反应自然是弄清叛军底细,研究部署平叛事宜,这毕竟是涉及到自己生死利益的大事。
胡亥一听说有地方叛乱,勃然大怒,这自然是正常反应。
不正常的是,他怒的不是叛乱,而是“叛乱”这个消息。
秦二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你讲的这么好,不要浪费了,送去给父皇讲故事。
对待说造反的人,一个字,杀!
乌鸦带来了坏消息,杀了乌鸦,就没有坏消息了。
秦二世这种反应极度不正常,这不就是掩耳盗铃吗?
杀了传递坏消息的人,坏消息就不存在了吗?
秦二世这么做的后果,恶劣至极。
再没有人为秦二世传递真实的消息,到处是揣测逢迎,直到死到临头,秦王朝就此一步一步滑向深渊。
看到秦二世大开杀戒,一个圆滑的人站了出来,救了很多人。
儒士叔孙通看到情况不对,马上拍马屁,拍的秦二世心花怒放。
尊敬的二世皇帝,这些人完全是在胡说八道,当今天下已合为一个大家,毁掉郡县城池,销熔各种兵器,向天下人昭示不再用它。何况有贤明的君主您君临天下,给下面制定了完备的法令,使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有敢造反的!这只是一伙盗贼行窃罢了,何足挂齿。郡官们正在搜捕他们治罪,不值得忧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