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古一帝-第6/8页
扶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嬴姓,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是个好人。
从扶苏的进谏可以看出,扶苏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帝国继承人,他不高傲、却很睿智,看到了帝国统治的危机。
暴力可以解决很多人,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皇帝真心诚意爱护人民,人民才会心悦诚服拥护皇帝。
就这样努力吧,即使可能触怒父皇,我也要想方设法劝导父皇纠正,用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人民。
秦始皇可不是一个容易认错的人,老子还没死呢,你就喜欢出风头了,专挑老子的刺。那些儒士唧唧歪歪、非议朝政,该杀。扶苏你太幼稚了,去边疆历练历练。
扶苏心灰意冷,失望地走向边疆,父子隔阂越来越深。
父皇肯定不爱我了,也不想看到我了,我走吧。我还是和大将蒙恬打匈奴去,至死再也没有返回过都城咸阳。
秦始皇这次玩出火了,焚书坑儒暂且不说,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人动动嘴皮子厉害,真干起来总畏首畏尾。但你把长子流放到边疆去,一不小心,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漏洞。
秦始皇是一个优等生,应该是学过历史的,但凡长子流放到外地,又没有太子名分,结局往往是很惨的。
历史上,晋国的申生还是太子,被父王逐出都城,最终在骊姬多次阴谋陷害之下,自缢而死。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但是,秦始皇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他也许有两种考虑:要么是不想让扶苏更改自己的政策,已经剥夺了扶苏继承人的资格。不听话,就滚远点,眼不见为净。
要么是觉得自己生命还长,正在追求长生不老。老子长生不老,儿子扶苏你先去基层锻炼锻炼,在基层好好学习低调做人,该给你的时候再给你,不给你就不要强出头。
至于秦始皇是哪种考虑,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秦始皇第四个大错误就是生活习惯不好,神龙见首不见尾。
生活习惯不好也就罢了,还有人专门给秦始皇带笼子。
这个人就是卢生,上次已经露过脸了,害死了很多人。这次导演硬要他再露脸,再去害死很多人。
卢生这家伙,总是惹是生非,之前带来“亡秦者胡也”图谶,导致秦始皇发动了扫荡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派大将蒙恬领兵30万,北逐匈奴七百多里,以绝亡秦之患,又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
卢生带来“亡秦者胡也”图谶还不够,歪点子也蛮多的,为了减轻自己找不到不老仙丹的罪过,从而避免秦始皇严厉的惩罚,又忽悠始皇,我们没找到不死之药,是有原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