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袁宝的书法比赛



        作为已经是高二生的种植一班被挂上了前缀,升级为九九级种植一班,其实以前就有的前缀,只是按照惯例,高一的班级只分专业,不强调哪一级,到了高二才加上前缀,作为高二生,隔窗看着新生报到,开学典礼,感觉历史在重演,颇有前辈坐看风起云涌的味道。

        文学社招新的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值得一提的是,开学之后,九九级种植一班再次减员,现存六十三名学生,陈志勇也在辍学行列之中,刘云飞打了电话,陈志勇说的因为吃不饱,这让刘云飞很是诧异。

        作为跟陈志勇合伙吃饭的饭伴儿,袁宝接受审问时一再喊冤,表示并不知情,还是跟陈志勇同村的马国涛同学道出了“真相”:陈志勇袁宝两个人合伙兑钱吃饭,每月各拿出三十块钱和五十斤饭票,用完再重新兑,而身高一米五三体重八十多斤的袁宝比起身高一米八三体重一百七十多斤的陈志勇,饭量存在很大的差距,三两一个的馒头,尽管袁宝已经拼命吃,也只能吃三个,出一样的钱,陈志勇又不好吃太多,于是每到周末,袁宝喊陈志勇吃饭的时候,陈志勇都要袁宝自己去吃,他随后才起床去食堂吃饭,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一顿可以消灭十个馒头。

        当然,这个理由也是陈志勇告诉马国涛的,可信度不高,刘云飞再次电话找陈志勇确认的时候,陈志勇说家人安排了去市里技校学厨师。

        陈志勇走了,负责招新的工作却不能停顿下来,他的课桌还是被利用起来,为招新做着贡献,连同另外一张桌子被搬到了门口,上面放着三角牌“顽石文学社报名处”,旁边的两棵树上,依旧拉起了尼龙绳,一条绳子悬挂每期的社刊,另外一条绳子吊挂九张大八开的白纸,分别用彩笔写着“欢迎加入顽石文学社”九个大字,每张纸一个字把纸张占满,颇有气势,却也很是浪费纸张。

        四大部门轮流坐班,现在轮到刘云飞和周冰雁值班。自从去年在医院建档周冰雁以来,这学期班上调整座位,又变成了前后桌,两个人接触慢慢多了,渐渐的熟络起来,现在一起值班,看着来来往往的新面孔,轻松的闲聊着。

        不时有新生在社刊下面停留或者报名处驻足的新生,两人都会站起来,热情的介绍文学社的概况:成立一年多以来,涵盖九九级六个班八十多名成员,是我校最大的社团,以掀起文学爱好运动促进学习为目的,深受广大师生好评云云,形容端是不凡。

        “请问文学社是在这里报名吗?"一个脆生生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刘云飞循声望去,看到两个女生,一个高挑个子,扎着马尾,皮肤有点小麦色,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着,透着一股机灵劲,另外一个女生分红的鹅蛋脸,长发垂肩,调皮的秋风撩起乌黑的长发,肆意飞扬。

        “是啊,文学社是在这里报名。”刘云飞答道。

        “加入文学社有什么要求?”脆生生马尾辫女生道。

        “咱们文学社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是爱好文学,就可以加入文学社跟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咱们文学社半个月出一期社刊,定期邀请老师开展的知识讲座,还有一些社内交流活动,比如采风啊、郊游啊。报名的话就在这里登记一下,每个人交五块钱报名费。”刘云飞很卖力,连同构想中的采风规划都拿来忽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