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第2/3页





    他瞧着颜如玉对种田这件事还挺热爱的,便准备去和自己担任郡守的父亲说一说这个想法。

    将记着玩家名单的纸张收好,姜舒抚了抚衣袖起身,刚走到门外,就见常在姜恪身边侍奉的婢仆迎面走来,见到他便行礼道“三郎君,府君让您去后堂一趟。”

    姜舒微微扬眉,这么巧

    各种念头转了一圈,姜舒没想到姜恪找他的目的,便应声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官署后堂是郡守与幕僚下属商议公事之地,门口转角皆有护卫把守,环境较为私密。

    姜舒到了那才发现之前未碰上面的郡丞朱泰与主簿李贸都坐于席中,前者体态微胖、神态祥和,像个宽容大度的老好人,后者身形瘦削,眼窝凹陷,留着一簇山羊胡子,瞧着十分精明。

    在这一胖一瘦的搭配衬托下,倒觉得威严正肃的姜恪显得有些儒雅了。

    三位皆是长辈,姜舒躬身行礼,随后问“阿父有事寻我”

    “方才谢府来人传话,谢愔邀你明日去府中做客。”

    姜殊抬眉,立即反应过来,谢愔应该是试用过药了。

    他连忙问“除此以外,可还有说别的”

    姜恪微微颔首,带着几分笑意地看向一旁的朱泰。

    那位面容随和的郡丞便问道“三郎君可否透露,你是如何说服谢七弦以一石百钱之价换粮的”

    果然成了

    姜舒也禁不住露出笑意,解释道“这要多亏兄长说服崔氏低价出粮在先,谢七弦为人良善,听闻此事后,便主动谈及可以一石百钱之价换给郡府粮食。”

    主簿李贸微微蹙眉“仅是这个原因”

    姜舒也知道这个理由比较单薄,便又做出少年人爽朗的表情道“也或许,是因为我同谢兄聊得来。”

    姜恪问“你与他聊了些什么”

    “我知晓谢七弦病弱,常年不得出户,料想其对外界之事必然好奇,恰巧我时常外出游乐宴会,便有意同他聊了许多山水美景与士族郎君间的风尚趣事,谢兄似乎很乐意听我说这些,当时交谈也算欢畅。”

    这当然是假的,别说相谈甚欢了,他连谢愔的面都没见着。

    反正当时的事情没人知道,谢愔也答应了他不会把丹药的事说出去,随便他怎么编都行。

    李贸仍存有疑虑。

    崔铭身为昭南县令处在前方战线范围,为自身安危所谋因而愿意以三百钱的价格出售粮食,这是合理的。

    而谢氏尚且处在后方安全地带,哪怕是为了面子好看,也完全没必要出一石百钱这样的低价

    可看三郎君的神情坦然,话语条理分明,也不像有所隐瞒。

    李贸疑惑了,难不成那位谢氏七郎因为病弱不出户,还真被养成了不谙世事的纯良之性

    这可真是逐江谢氏之奇观了

    姜恪倒是没怀疑自己儿子所说的话,当初在定策之时,姜殊就说过他的想法不一定能成,现在听姜舒阐明过程,此计确实充满一些不定数,然而终归是成了。

    有了谢氏与崔氏两个先例,想必其余世家也该聪明些,否则等此事宣扬出去,他们怕是都无颜面出门。

    小儿子刚表明志向,就做了这么一件利民好事,姜恪表面不说,心底却很是骄傲满意,口吻温和道“与世家换粮之事既是由你提出,促成也有你一份功劳,便由你负责去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