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点状元,寄予厚望的奸臣人才【求月票】-第2/4页



  什么功盖比尧舜、德肩三皇...

  几乎能夸的地方,陈玄策全部都夸了一遍。

  加上其本身文笔极佳,辞藻华丽。

  因此他觉得。

  这篇文章一出,肯定能脱颖而出,列入二甲,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陈玄策此刻并没有对欧阳疾说自己的文章写了什么,只是道:“欧阳兄,我且问你,此次你若能名列三鼎甲后,是准备入翰林院吗?”

  他觉得,现在文章写什么不重要的,毕竟那些大人人开始阅卷了。

  至于最后如何,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

  倒不如想想,考中之后的去处。

  而对方是自己在京师唯一的至交好友,自然也想听听对方的想法。

  欧阳疾自然明白其中意思,当即思索了一下,继续道:“虽说翰林院是个好去处,但我更想的,是能够下放地方,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此话一出,陈玄策当即心领神会,不由道:“自然,你想要下放西北地区吧?”

  他与对方虽然都是关中人士,属于同乡、也是同窗。

  但实际上,欧阳疾的祖籍,却在大魏西北地区。

  与关中、乃至于江南一带不同的是。

  大魏西北地区,经济低迷,条件坚固。中原的繁荣,完全到不了那个地方。

  也就出现了,在同一国家,但百姓的生活却完全不同的景象。

  换句简单的话来说。

  西北地区,与江南一带,完全相当于两个世界。

  而陈玄策非常清楚,好友欧阳疾虽然一直都生在关中一带,但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江南一带的繁荣带给西北地区。

  让西北百姓,也能享受到富足的生活。

  所以在听到对方的话后。

  这时候。

  “还是你了解我啊。”欧阳疾当即一笑,继续道:“那玄策兄你呢?”

  陈玄策闻言,稍稍愣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因为就连自己也没想过,在殿试之后该做什么。

  无论是翰林院亦或者是御史台都可以去。

  但他觉得。

  或许还有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所以陈玄策此刻摇了摇头,只是道:“我也不知道,且看此次殿试的成果吧!”

  欧阳疾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在殿试已经结束,就看最后的批阅。

  以及当今陛下,要将哪三个人钦点为三鼎甲了。

  与此同时。

  在承天殿之中。

  众内阁大学士们已经吵成了一团。

  三甲的名单其实在刚刚,已经差不多确定了。

  现在确定的,就是二甲十人,也就意味着,这十份考卷,要全部交由陛下亲自批阅。

  只是在这十人上,众大臣们产生了分歧,一个个拿着举子们的考卷,不停的夸赞自己看中的文章写的有多么多么好。

  而在经过多轮争吵之后,最终有九人被列为二甲。

  被很多人看好的欧阳疾,自然也在其中。

  能当上内阁大学士的,基本都是饱读诗书之辈。

  就连其中的宋公文,也是世代书香。

  因此他们选出的二甲名单,是不可能出太大问题的。

  只是,二甲有十人,现在有九人,最后一人,却迟迟都没定。

  “诸位同僚,本官认为,这一篇文章,也有资格进入前十。”这时候,宋公文拿着一片文章,送到了其他几名内阁大学士面前。

  而他手中的,正是陈玄策的文章。

  与其他人列举出昏君,加以评判不同。

  这份考卷,上面几乎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全部都是夸赞当今陛下的。

  在宋公文眼中,当今陛下,乃是真正的千古圣君,如今又有这样一个人,抱着和自己想通的想法,自然会高看一眼。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此人文章的写的也相当不错,各种观点也很是清奇。

  此时,另外几位内阁大学士,看到这片文章之后,皆是皱了一下眉头。

  礼部尚书王伦,更是忍不住道:“宋大人,这名考生的文章,确实写的不错,但辞藻套过于华丽,略显浮夸,入三甲确实足够,但要入二甲,有些勉强了。”

  兵部尚书林远松,虽然此前有过一段时间的从军经历,但他也是科举出生的,当初也入过二甲,因此在看到陈玄策的文章后,顿了顿,道:“本官同意王大人的意见,此人文章用词用句都很好,只是过于谄媚,宋大人,还是再看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