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古今第一壮举?真正的盛世王朝!【求月票】



  天下大同?

  当宋公文这句话一出。

  就连张正明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因为这四个字,代表了儒家的至高思想。

  而他又作为儒学大家,完全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但心里清楚,所谓的天下大同,不过是一个愿景而已。

  纵观史书,张正明深深明白,想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  这句话,从对方口中说出来。

  着实让他都有些震惊了,顿了顿,继续道:“何出此言?”

  “历朝历代,征发徭役,几乎都是无偿的苦力,且都是强制性的,  无论百姓是否愿意,  每户至少要出一人,  除了某些人之外,会想办法免除。”

  宋公文思索了一下,继续道:“可道了陛下这里呢?却能给徭役发工钱,还给他们充足的休息时间,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古今第一壮举了。”

  “老师,您想想,如今的百姓,除了农活之外,几乎不会有其他的收入,所以无论朝廷做什么,最多是让他们果腹,  能不为生存担忧而已。”

  “而现在,  陛下的这两个工程一出,  能养活多少百姓,  有能让多少人养家糊口呢?”

  其实,宋公文现在的想法非常简单。

  那就是自己那位陛下,  或许是想要所有百姓,都过上富足的日子。

  开凿大运河以及修建直道,  只是方法和附带而已。

  如此,也就有了名头,让百姓富起来。

  毕竟。

  征发徭役,还要发工钱,连他都是第一次听说。

  “你说的没错,可这与天下大同,又有什么联系?”张正明点了点头,但还是疑惑。

  确实,两个工程一出,征发的徭役,怕是能达到百万之众,这就相当于给百姓,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而他也不得不承认,此决定确实是千古头一遭,尤其是给徭役充足的休息时间,也是以前完全不敢想的。

  可问题就在于,这件事情,需要花费很多的钱,朝廷根本就承受不了。

  若是连朝廷都垮了,  又真能做到天下大同呢?

  张正明的意思。

  宋公文自然非常清楚,  当即笑了一下,继续道:“老师,你可还记得,陛下为什么说,朝廷没钱,不代表别人没钱呢?还单单提出摊丁入亩之事?”

  “那是陛下在说,让我大胆的想办法弄银子,而银子的来源,其实就是那些乡绅和士族们。”

  “这些人,盘剥百姓,谋了多少不义之财,若只是一家两家,或许不算什么。”

  “可如果是,让全天下的乡绅和士族,都出一部分钱出来呢?”

  “如此,老师您还觉得,那时候还会没有银子吗?”

  朝廷的前,多数都是税收上来的。

  虽说百姓的基数非常多。

  即便每一个人收一点点,那加起来,也是相当可观的。

  可不管怎么说,这些税收,都是从百姓头上拿出来的,几乎没有乡绅和士族。

  而这些人,数量比不了全天下的百姓,但他们手里的银子,真比不上天下百姓的税收吗?

  身为户部的尚书,即便接受才没多久,但对于这方面,宋公文还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他还想到,若果再从这些人手中,多拿一些呢?

  “你的意思...是说...”

  此刻,张正明神色微微变化,然后道:“陛下,是想要从士族和乡绅手中拿钱,然后接着大运河以及直道的名头,发给百姓?”

  这句话在说出的时候,连他都不由有些愣住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内阁首辅。

  张正明非常清楚。

  士族和乡绅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不义之财。

  而这些钱,是从百姓手中压榨而来的,看起来有些符合国法,但细究的话,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此,他心中也有意见,但无能为力,因为士族和乡绅的力量太庞大了,即便是朝廷,也很难撼动。

  现在,听自己学生的意思,就是陛下要将那些钱拿回来,然后以一种方式,交给百姓。

  张正明完全可以预料到,若真能做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