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 文香书院-第2/4页





        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叶添心性难改,就像一只离开鸟笼的雏鹰,对外边的一切都展现出了十足的好奇。他显得自信满满,以年轻人的一腔热情憧憬着未知的将来,在心里立誓要让家人对自己刮目相看。诚然,他很清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试着去做一些让他们满意的事情。他每天坚持早起早回,在二老面前尽量表现得乖巧听话,甚至帮着他们打理家事。如此这般的一反常态,让达兰台夫妇虽然略有惊疑,却也还算比较满意,因而对他未来的表现更加翘首以待。

        然而在学堂的日子并不总是轻松愉快。过了刚开始那段热情洋溢的时光,叶添的心情开始变得烦躁起来。严厉刻板的私塾先生,百无聊赖的学堂生活,日复一日的念书写字,将他最初的那份热情逐渐消磨殆尽了。更加难以适应的是,他发现书院里的其他孩子似乎有意疏远自己,大概因为他是大富人家出身的缘故。略显华丽的穿着,颇为讲究的举止,都与周围的寒门子弟显得格格不入。加之平常私下里也无过多交流,他与这些同窗之间的距离也就愈发遥远了。

        好在叶添有着超乎常人的恒心与决断力,在试着融入那些同学的圈子被证明并不奏效后,他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一心只想着早日完成学业。他变得比其他的学生更加用功,仿佛自己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将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在考取功名上。但在课下之余,他对书院的生活感到十分厌倦,且又无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虽然靠着心灵深处的那份毅力苦苦支撑,他有时还是不堪忍受孤独的煎熬,甚至对念书也产生了抗拒感,变得日渐消沉。

        第二年开春,书院里新来了一位陌生的少年,就坐在叶添的前面。这名少年并非云州当地的人家,非但叶添与他素未谋面,书院的其他孩子也都不认识他。经过先生的一番介绍,得知他名叫罗子信,来自关中,仅此而已。至于父母是谁,因何来此,现住何处,根本无人知晓。他平常极少说话,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冷淡,偏偏叶添也是个傲娇的家伙,半个月相处下来,两人对彼此的了解还停留在最初的映像里。

        但叶添对这位外地的同窗还是非常好奇,就像家养的蜜蜂嗅到了野花的香味一样,恨不得立马探个究竟。这位名叫罗子信的少年长得颇为清秀,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看上去略显斯文,却又透着一股不拘于世的高冷之气。叶添发现他对随身携带的一本蓝皮古书爱不释手,目光经常看向窗外的天空和院落,不时轻吟着自己听不太懂的言语。每日放学之后,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堂,行踪神秘,让人摸不着头脑。

        文香书院的教书先生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学究,人们尊称他为施老先生,曾经中过当地的举人。施老先生平日里面向谦和,但对自己的学生却是极为严厉,一把沉香木戒尺不知打过多少人的手心。但凡有人犯了戒规,或是没有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必将面临严苛的处罚。然而最令书院的孩子们苦恼的,还是他那近乎沙哑的嗓音,让人听了浑身发麻,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一躲为快。

        终于有一天,老先生在授课之时察觉到了几丝的怪异。他见子信正用手托着脸颊,目光凝视着窗外陷入了沉思,不禁眉头一皱。叶添见老先生略带气色地走了过来,便有意咳嗽了几声。待子信回过神来时,老先生已经站在了他的身旁,一手将他的那本古书夺了过去。学堂里瞬间一片死寂,大家都预料到会有一场好戏上演,纷纷朝这边看了过来。施老先生平日里对不听讲的学生最为反感,连叶添都不禁吸了口凉气,生怕他发起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