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颠覆性的生产-第2/2页





        这边你看到的是我们的系统,我们从企业资源计划层、制造执行层、过程控制作业层进行一体化建设,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现场设备、人员、物料、加工工艺等数据的参数采集,然后通过系统进行关键对象建模,实现无缝集成,并在智能生产管控中心实现集中监控......”

        郝仁像个小学生,在手机上认真地做笔记,恨不得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走了一圈,竟然累得额头冒汗。

        “余总,贵公司为什么会想到去做这么一件投资巨大的生产改革呢?”郝仁忍不住问道。

        “我没有这个眼力,是董事长高瞻远瞩,加上政府及股东的支持才做成的。大约在2003年的时候,日本某著名电子公司决心将组装工厂从中国迁回到日本,令所有人都想不通。原因就在于成本,2003年中国劳动者的平均月工资为126美元,日本劳动者的平均月工资为3737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0倍,这给企业带来的人力成本巨大,任谁都不会做出这样亏本的选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家日企通过信息技术和精益生产改革了生产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仓库数量和房地产成本,一个季度的利润就增长了30%。

        我们董事长在媒体上得知这个故事后就陷入了沉思,中国的人力成本和发达国家相比是低,可它不可能永远低,成本不会是永久竞争力,世界上的资本总是流向利润最大化的地方,东南亚、印度、甚至非洲在成本上会是中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那么,既然日企可以逆潮流赢得利润,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余钱说道。

        “说得好,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将复杂的生产工艺,分解成众多的容易掌握的工序,每个工人只完成一个工序,将人变成螺丝钉,从而降低成本。利润之外,我们同样向往更人性化的社会,制造业也应该有成就人、培养人、创造人的社会意义。生产改革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也能把蓝领工人从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解放出来,成为具备高素质,高应变的生产管理者,获取更高工资和更好的职业发展。”郝仁说道。

        “能想到这个层面,郝总您真是人如其名。”余钱说道。

        “过奖了,可以到哪边去看看吗?”郝仁意犹未尽地问道。

        “当然。”余钱自然不会拒绝,这个自豪感膨胀的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