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逆势网罗人才-第2/3页
冯都都也是一点就透,各种渠道打听到了这些企业的人事变动和裁员计划,打算伺机而动。
事情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严重,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2008年年底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场风暴过后,美欧日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遇到较大困难,国际需求迅速萎缩,中国进出口总额从11月开始急转直下,国内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各大科技企业也不例外。
被裁的员工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找工作,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工作并不好找,降职降薪也未必能找到合适岗位。于是,有的人在网络上发泄怨气,有的人跑到公司门口举起横幅抗议。
这时候,在一些进驻有科技企业办公园区出现了神奇的一幕。领到离职补偿金的研发员工径直从原公司办公楼走出,转个路口就齐齐走进附近的一家咖啡厅。
这家咖啡厅有两层楼,全部被耀华包下。冯都都打听到这里有几家研发三巨头的意向公司,果断地将招聘会搬到了这里。
很快,简历雪片般飞来,很多以往完全不可能考虑耀华这样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都被网入麾下。
沈同方今天下午3点过来做面试官,一进咖啡厅,就看到郝仁在和两个面试者喝咖啡。
“欢迎两位加入耀华,两位在智能终端开发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希望在今后的日子在耀华能有很好的发展。”郝仁说道。
“郝总,应该是我感谢耀华给予面试机会。说句实话,今天我走进来时心情很忐忑,就怕面不上。我有一个同事做软件开发的,一个月前被裁,到现在都没找到工作,都已经打算去开出租了。我喜欢做开发,宁愿薪资低一点也想继续做下去。”
说话的人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男子,名叫祁川,原来在mot做硬件工程师。这几年mot的市场份额在下降,新出的几款新机都没有热销,这次遇上经济危机,为了节约成本,mot直接关闭了在中国的研发中心。
在郝仁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mot如今虽然没落但终究当过王者,它的全球运作体系、市场销售策略、产品开发机制、甚至是人才培养计划都值得耀华学习。
“不要这样说,我们只是唯才是用,只要是金子,在耀华都能找到一块自己的用武之地。你的同事如果还没找到地方,可以推荐他来面试看看。”郝仁说道。
“我已经通知他了。”祁川说道。
“郝总,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我离职前是做软件开发的,但实际上我在操作系统领域经验丰富,塞班系统的很多优化工作就是我之前的团队做的。我在原公司一直想要调动,但部门之间壁垒太深,没有成功。不知道在耀华能不能让我从事操作系统方面工作。”
祁川旁边的男子叫邓庆阳,是个微胖的男子,在酷美工作有六年了,绩效一直很优秀。外企工资一般略高于其他企业,但升职却比较困难,部门主管一般从国外空降,中国人机会不多,只是没想到中国人升职机会不大,裁员却是首当其冲。一周前,邓庆阳就领了n+2的赔偿办理了离职手续。
“那是当然,在耀华内部调动主管不得阻拦,不相信待会我让人事总监过来给你打包票。”郝仁笑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