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狮城挥金如土-第2/4页





        孔媚入职耀华两年多,曾是一名海外留学生,就读的地方正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次外派可谓是故地重游,如鱼得水。机场出来,一上出租车上,孔媚就开始给郝仁介绍新加坡的情况。

        “郝总,新加坡的销售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可能是东南亚各国中最差的。”

        看着满脸写着抱歉的孔媚,郝仁平静地说。

        “有没有分析原因?”

        “嗯,我尝试做了一些分析,从竞争情况上来看,全球前四的手机品牌都在新加坡进行销售,并且是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高,且缺乏高档价位段的机型,是一个比较大的硬伤。从消费者来说,新加坡的消费者品牌观念强,消费水平高,愿意为价格昂贵的国外大牌掏腰包,我们在新加坡没有进行品牌营销投入,知名度不高,再加上中国制造在海外有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这些都是造成新加坡市场销售不好的原因。”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新加坡人崇洋媚外,产品地域偏见,这个市场上对我们的不利因素较多。”

        “不是,与其说地域偏见,不如说是品牌偏见,新加坡人国际化水平高,见多识广,在产品选择上品牌知名度对他们意味着低风险,因此,国际大牌在新加坡的营销投入非常巨大。”

        见孔媚对答如流,郝仁适时地抛出了颇有压力的压轴大题。

        “新加坡面积不过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400多万,两者都比不上深圳一个城市,如此小的市场,是否耀华值得投入?”

        孔媚知道郝仁心中答案一定是值得投入,不然怎么可能贸然把她派到新加坡。显然,郝仁考的不是值不值得,而是为什么值得。

        审题完毕,孔媚不慌不忙地说道:“单就市场容量来看,新加坡确实不值得投入。但从市场地位来看,新加坡是最值得投入的战略高地。新加坡是东方通往西方的桥梁,如果耀华未来要出征欧美市场,新加坡就是一块很好的跳板。第一,这里的消费者可以用他们的国际视野,帮助我们验证产品在欧美国家是否受欢迎。第二,新加坡可以是我们与国际品牌争夺市场的练兵场,在这里先把营销服的打法磨练一下。第三,新加坡的成功案例是我们进去欧美市场的最好背书,西方人也许不认我们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但不会不认新加坡的。”

        郝仁点头:“不错,你对公司愿景理解很深刻,不仅有眼前的小溪浅滩,还顾念着远方的大海山川。”

        孔媚得意地一甩马尾辫,说道:“必须的。”

        出租车这时正好到达郝仁预订的酒店,司机停好车,等待两人付款。

        孔媚凑朝前问道:“how  much?”

        司机把小票递给孔媚说:“ten  块。”

        孔媚递过去10块新币,下了车,郝仁一脸茫然地跟着下了车。

        “什么叫ten块?ten  dollars就ten  dollars,十块就十块,怎么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