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慎对前车之鉴-第2/3页





        郝仁话锋一转:“要识别一下哪些是忠诚的合作代理,和左右横跳的代理商区别对待,不能支撑我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代理商,分货和扶植都可以慢慢减少,直至退出。”

        “我之前也这这么想过,一直担心竞争过度激烈,失去一个销售渠道会影响很大。”陈竞男有些犹豫地说。

        “多观察看看,不要没有依据的情况误会我们的代理商,但真实影响了我们生产备货和库存的代理商还是要减少。你们管理代理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好钢用在刀刃上。”

        “行。”陈竞男肯定地应承下来了。

        穆言发现昨天和今天都郝仁不大一样。昨天还和她像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天就严阵以待,如果不是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就肯定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

        穆言正想着,郝仁已经看向了自己,干脆主动地发言。

        “我有个担忧,远征是排名第十,我们在他们后一位,相当于远征自动让位给耀华,这可能会是一个话题点,可能会有媒体来旁敲侧击。”

        “这个是有些棘手,拒不发言给了媒体足够的揣测空间,发言如果不当,容易给人幸灾乐祸的感觉。穆老师,你是媒体专家,这方面有什么建议?”郝仁问。

        穆言从包中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郝仁,上面写着新闻发言口径四个字。

        郝仁打开,边看边念:“我们对于远征终端的危机深表遗憾。耀华终端与远征终端同为国产品牌,远征终端作为国内最早的电子信息行业开拓者,耀华终端把远征终端当做前辈,从其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至今我们唯有感激,期望远征终端早日脱困。”

        读完,郝仁觉得这份回复言之无物,但又无懈可击,很适合应付媒体针对远征的询问。转念又想到另一种风险,便问:“我们管理层按照这份稿子说没有问题,那员工会不会私自接受媒体采访,不经思考地随意回答?毕竟,远征终端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市场上难免短兵相接,难免有火花,员工会怎么说不好把握。”

        “是有这种可能,我想做个全员参加的相关培训,要求大家没有媒体发言权的员工不能擅自接受媒体采访,否则信息安全违规。有媒体发言权的员工,则不能提及非自己专业的问题,所有的措辞都必须按照营销部的口径。”穆言说。

        “确实有这个必要,我支持。各级部门主管是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这件事,要亲自对员工重复宣讲。”郝仁补充说。

        “好的。另外,关于营销支出,我后面会更加谨慎,不再以量取胜。”穆言像是承诺一般正式。

        “还是昨天我和你说的,跟风其他竞品完全没必要,但是不要因此束手束脚,该花的地方还是要花,注意投入产出比。”

        听到投入产出比这个词,隋祖禹敏感地做起了检讨。

        “之前竞男姐和我反馈,耀华t2的市场表现不如前一代产品,这个我有责任。”

        “但是我看今年前三季度的总体销量和利润都优于去年,怎么突然自我批评。”郝仁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